20世纪60年代中期,罗孚工程师赴美通过经销商了解到,北美4×4休旅车的销量正在增长,他们瞄准了高级休旅车这个潜在市场,精心研发后,第一代揽胜在年揭开面纱,超乎路虎想象的是,这块“香饽饽”却大有开拓的潜力。

第一代揽胜如今被亲切地称为“老爷”揽胜,与晚辈的“豪华”定位不同的是,第一代揽胜所谓的“高级休旅车”,所竞争的是吉普牧马人这类普通越野车。时任揽胜项目总工程师的米勒(GeofMiller)在技术上进行了大胆尝试,他们想把罗孚轿车的舒适性和道路表现以及路虎越野车的越野能力结合在一起,于是在悬挂上大做手脚。使用轿车的前后螺旋弹簧,在此基础上设定较长的悬挂行程,一台既能舒适地出入公路,又能肆意越野的车子出现了。内饰设计印证“非豪华”的说法,没有实木、真皮材质甚至地毯,取而代之的是实用性更好的塑料,略显呆板的仪表盘和织物座椅更传达一种不愿与上流社会打交道的腔调。

当年揽胜各方面傲视同级别与之竞争的车型,一举包揽英国汽车许多年度技术大奖,工程团队接下来展现不俗的研发力量让“老爷”揽胜专注高级休旅车市场二十余年。动力配置不断推陈出新,从最早服役的hpV8发动机到年的hpV8,再到年输出hp的4.2升V8发动机。传动系统则在年引入克莱斯勒3前速自动变速箱,随后被ZF四前速变速箱取代。年路虎在美国市场推出揽胜LSE系列,电子控制空气悬挂和标志性的底盘升降系统首次出现在揽胜车型上,这一时期,揽胜从高级休旅车成功转向豪华层面,内饰中真皮、实木饰板和全毛地毯让揽胜一改面貌。从文明与野蛮的碰撞,继而“高级”过渡到“豪华”,这一切,也只有揽胜做到。

P38A的内部代号源自第二代揽胜在英国索利哈尔38A工厂开发,“老爷”揽胜深入人心的设计元素得以延续,而外形加入了沿用至今的悬浮式车顶、大面积车窗和低腰线,蚌壳式发动机罩设计和特别的E柱等创新元素,而最大改变在于,路虎移植了LSE车型的豪气并把潜在客户对准上流社会,原本朴素实用的内饰转用胡桃木和真皮等匹配豪华标准的内饰。

入门级P38A搭载新东家宝马2.5升6缸柴油涡轮发动机,顶配车型的是4.0或4.6升罗孚全铝V8发动机,后者使揽胜最高速度达km/h,9.3s完成百公里加速。技术上也展现出“更上一层楼”,可调高度电控悬挂系统在这代车型变成标配,而路虎把旗下几乎所有成熟的技术都用在揽胜身上,旗舰的地位不言而喻。在新兴豪华SUV市场,揽胜的王者风范相当够格。

随着揽胜开辟豪华SUV细分市场,其它品牌相继开发其竞争车型,虽然无法撼动揽胜“老大”的位置,但一定程度上抢到些许市场份额。路虎加快了新一代揽胜的研发,在2年推出第三代揽胜。其内饰紧跟豪华标准的同时,真正变化的是焕然一新的面貌,新式头尾灯和更宽敞的身躯算是赶上时代潮流。

由于L的开发周期是在宝马集团完成的,血缘关系跟当时隶属的福特集团挂不上钩,第三代揽胜本质上是集宝马高科技于一身的越野车,动力系统来自E38时代7系,电子系统来自E39时代5系。手动变速箱在全系列产品中被彻底抛弃,传统4×4梯形骨架被更“健壮”的承载式车身替代,更高阶的电子设备和安全辅助系统为之量身配备。

时至今日,路虎揽胜俨然赋予英国人多一份象征性符号。40多年前,初来乍到的“老爷”揽胜是草根,说不上是英雄,勉强算业界的标杆领袖,如今是拥有纯正血统的奢华贵族,当年的转折点究竟是无心插柳抑或是刻意之举已不重要,SUV的普世价值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后,揽胜自然而然当上老大。路虎品牌“肆无忌惮”的越野性能也有增无减,第四代揽胜亮相以来,新标准倒能在配置单一目了然,而难得可贵的在于它“不变”的精髓。

与上一代相比,新一代揽胜L太多变化了,张扬奔放的运动造型、更长更矮的车身尺寸让视觉感受直达“有过之无不及”的效果,高调宣传的首款采用全铝车身SUV也非常有分量,比上一代足足轻了kg(柴油版),而搭载5.0升LR-V8机械增压发动机的车型百公里加速快了0.8s,达5.1s,立竿见影的轻量化还在燃油消耗方面有非常好的表现,完美解决了第三代揽胜在车重和油耗的软肋。内饰的豪华不需过多赘述,而涉水深度提升至mm是另一种标杆式宣言,只是他们不遗余力地量身定制,有没想过给下一代留点后路?

“不变”的精髓当然不能用数据来证实了,类似“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但能言传的是,经典车身比例就如揽胜的黄金分割出的点线面,蚌壳式发动机罩、悬浮式车顶看起来有种亲切的归属感,归属那一年的揽胜。如今、第四代已经也经过了超过8年历史,有不少情报表示将在年带来第五代揽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luna.com/ylcx/659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