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股阿斯顿马丁后,吉利的全球并购会走到哪
治疗白癜风的正规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 入股阿斯顿马丁后,吉利的全球并购会走到哪一步? 吉利,一个充满激情的"买家",已经成功地向前迈出了另一步。 9月30日,吉利控股向公众宣布,它已经完成了对英国超豪华性能品牌阿斯顿-马丁7.60%股份的收购,这又标志着吉利汽车的投资足迹再次扩大。 事实上,收购阿斯顿-马丁是近年来吉利第四次持有一家外国汽车公司的股份。 自从成功收购沃尔沃的股份以来,吉利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并购之王",其股份包括"东南亚第一大汽车"宝腾、梅赛德斯-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和韩国雷诺。 然而,在销售方面,吉利的全球并购战略的效果继续减弱。根据最新数据,今年8月吉利共售出辆新车,同比增长39%,但与排名第一的辆比亚迪汽车和排名第二的辆奇瑞汽车相比,已经有不小的差距。 与比亚迪和奇瑞不同,吉利一直遵循整体并购战略,更倾向于通过参股其他汽车公司来获得更先进的技术,但这条看似更容易的道路如今并不那么容易走。 吉利入股阿斯顿-马丁,捡了个"烫手山芋 在成功获得阿斯顿-马丁7.6%的股份后,吉利汽车立即成为一个讨论的话题。 然而,从二级市场的动向来看,投资者对吉利汽车的这次收购并没有什么反应。 10月3日,吉利股价低开2.4%,最终收盘下跌0.55%,表现相当低迷;而10月5日,受港交所集体上涨的影响,吉利股价仅跳涨6.88%,但上涨背后的原因显然不是因为收购了阿斯顿-马丁7.6%的股份。 的确,虽然阿斯顿-马丁在中国的声誉很高,其"百年豪华品牌"的名声也不小,但阿斯顿-马丁的基本面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一塌糊涂"。 据媒体统计,从年成立至今,阿斯顿-马丁已经破产7次,几经易手,但难以改变现状;从财报上看,截至今年上半年,阿斯顿-马丁的总债务为23亿英镑,上半年税前亏损达到2.85亿英镑,而市值仅为14.59亿美元。 很明显,目前阿斯顿-马丁的知名度并不高,而且阿斯顿-马丁的品牌效应显然比保时捷和法拉利等真正的豪华品牌差很多。 而除了糟糕的基本面之外,吉利汽车通过此次入股阿斯顿-马丁究竟能带来多少好处,仍然是个未知数。 从今天来看,吉利入股后的第四大股东地位并不能决定阿斯顿-马丁的日常运营;而从阿斯顿-马丁的规划来看,其未来将以智能和电动转型为主,但转型意味着烧钱,至于最后要烧多少钱显然是个未知数。 吉利入股阿斯顿-马丁可能只是为了拥有一个豪华品牌的溢价,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吉利要为之付出的"代价"可能不小。 吉利成为"并购之王"。 作为一个领先的自主品牌,吉利在过去十多年里一直在推行全球并购战略。 吉利的并购历史可以追溯到16年前的年。当时,吉利收购了英国主要伦敦出租车生产商锰铜控股公司19.97%的股份。收购之后,吉利与锰铜控股合作,建立了一个合资工厂,并开始生产英伦TX4出租车。 当然,从目前来看,吉利对英国锰铜公司的收购只是一个小例子。 四年后,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手中收购了沃尔沃汽车的%股权,此举震惊了整个汽车界。 对沃尔沃的收购给吉利带来了蜕变。在收购沃尔沃之前,吉利的技术落后,品牌和声誉也不是很好;但在收购之后,由于沃尔沃提供的技术支持,吉利的技术开始突飞猛进,产品、品牌和声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尝到了收购沃尔沃的甜头后,吉利汽车开始大力推行其全球并购战略。 年和年,吉利分别收购了英国电动汽车开发公司EmeraldAutomotive和CarbonCycleInternational的股份,年曾收购马来西亚DRB-HICOM集团的股份,并间接拥有PROTON的49.9%和豪华跑车品牌莲花的51%。 年,吉利汽车曾成功收购戴姆勒9.69%的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 当然,除了收购国外车企的股权,在国内吉利汽车也很狠,早在年,吉利控股就斥资4亿元收购了东风南充公司%的股权,年,吉利汽车又分别收购了安徽华凌星马和重庆力帆的股权,年又收购了山东唐骏欧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据媒体统计,在过去十几年里,吉利汽车进行了约10次国际收购和6次国内收购,使"购买"成为吉利最重要的战略之一。 吉利的并购之路能走多远? 不可否认,吉利的并购战略确实为其带来了成功。 然而,最近一段时间,吉利的全球并购战略的"药物效应"正在减弱。 在股价方面,吉利的股价从去年最高的36.04港元/股继续走低;10月5日收盘时,吉利的股价收于11.5港元/股,从最高点"仓促"下跌,市值蒸发了亿港元。 相比之下,比亚迪的股价在过去两年里急剧上升。自今年9月30日交易结束后,比亚迪的股价收于.01元/股,虽然近期股价大幅下跌,但仍上涨57.96%。 当然,除了股价表现之外,吉利的销售也开始落后,最明显的特征是其全球并购战略的效果减弱了。今年8月,吉利共售出辆新车,同比增长39%,但明显落后于比亚迪的,辆和奇瑞的,辆。 从累计销量来看,吉利今年前8个月的总销量为,辆,同比微增5%,而作为曾经的对手,比亚迪前8个月的销量已超过万辆,领先于奇瑞的75万辆,但与比亚迪相比,差距正在扩大。 此外,在新能源转型方面,吉利汽车也是落后的。与比亚迪直接宣布停止生产燃油车相反,吉利的大部分销售仍然来自燃油车。数据显示,吉利在年将总共交付8.6万辆新能源汽车,仅占总交付量的6.8%。 事实上,上述所有问题实际上是由吉利过度依赖并购造成的。 目前,全球汽车行业开始向新能源转型,而新能源作为新技术,显然不是通过简单并购其他汽车公司就能实现的,这也是为什么近两年来,以比亚迪为首的新能源汽车公司不断增加,而吉利的股价表现却非常低迷。 不可否认的是,并购的确是汽车公司的一条"捷径",而吉利通过并购实现了飞跃。 但是,真正的好技术是买不到的,尤其是在当前新能源转型成为大趋势的情况下,一定需要车企自己不断地去争取真正的核心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吉利的全球并购战略,还会成功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luna.com/yljg/659162.html
- 上一篇文章: 捷豹路虎发布中国市场升级战略立足中国发展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