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美术馆年最新特展开幕式现场▲木心美术馆年最新特展展览现场年10月14日,木心美术馆最新特展开幕,来自英国和爱尔兰的四位文学巨匠:拜伦、兰姆、王尔德、伍尔夫“来了”,梁文道、窦文涛、刘小东、王安忆、詹宏志、罗振宇、蒋雯丽、赵薇、朴树、李健、蒋方舟等众多嘉宾也来了。图为开幕式现场展览现场一位尊敬的前辈告诉我,读木心,要懂很多才能通透。我信,但不免有疑惑。然后一本本翻,于是心服口服。再见木心的脸,便是彻底难忘。不算小的偏方脸庞,眼神坚毅,嘴唇微厚,一颗黑痣倔强驻留,如同素描画中的高光,在黑白世界里按下的重重一笔。其肚略凸,但身形未受影响,自信潇洒的气度看得出是天生,干脆、坚定地大步向前,优雅豪迈,举手投足间蕴含一丝温柔与包容,是个极富魅力的男人。世人爱木心,总有自己的私心。我因喜爱文字而尊重木心,少见当代人可将简体汉字运用的如此随心,简要几个字,却能如此舒服,合规矩又动人。也因此,爱了他的画与人。近几年间,尼采、林风眠、莎士比亚和汤显祖曾“来过”位于乌镇的木心美术馆,年10月14日,木心美术馆最新特展开幕,来自英国和爱尔兰的四位文学巨匠:拜伦、兰姆、王尔德、伍尔夫“来了”,梁文道、窦文涛、刘小东、王安忆、詹宏志、罗振宇、蒋雯丽、赵薇、朴树、李健、蒋方舟等众多嘉宾也来了。他们是来看展的,也是来纪念木心美术馆2周年的。作为木心和乌镇关键的牵线人,王安忆还是第一次来木心美术馆,最初是看了图片。“有点意外”,在她印象里,它应该是江南水乡的模样,但没想到竟是如此后现代的建筑,“但当人走进来之后也就接受了。”她和木心曾在上海吃过一顿饭,当时木心对王安忆有两个评价:人比照片神气;相很好,是南人北相。仅此一面之缘,对于木心,王安忆其后的认知基本来自陈丹青:“木心在大陆这么热,还是和陈丹青有关系,很多陈丹青的粉丝也就变成了木心的粉丝,他的文字我觉得很有趣,有坊间的风格。”木心美术馆馆长陈丹青致辞大英图书馆收藏及策展部主管克里斯蒂安·詹森(Kristine)致辞王安忆(左)与陈丹青致辞詹宏志致辞罗振宇Talkshow木心先生(左一)木心美术馆外景(木心美术馆供图)木心美术馆入口大厅(木心美术馆供图)▲木心美术馆图书馆(木心美术馆供图)▲木心美术馆文学厅(木心美术馆供图)▲木心美术馆序厅视频区(木心美术馆供图)年度特展《木心的讲述-大英图书馆珍宝展》及《“塔中之塔”-木心耶鲁藏品高仿及狱中手稿真迹展》于10月15日同时开展,并籍此庆祝木心美术馆成立两周年。《木心的讲述:大英图书馆珍宝展》展出了木心最喜爱的四位作家的手稿,包括拜伦勋爵、查尔斯兰姆、奥斯卡王尔德以及弗吉尼亚伍尔夫。这些罕见且珍贵的手稿,通过为期三年的“大英图书馆在中国:共享知识与文化”交流项目首次于中国亮相。风明在《谈木心文学回忆录》一文中便提到:木心讲得最动人最精彩的还是拜伦、兰波这些诗人,因为与他们精神血脉相通,讲起来就特别投入。当木心讲拜伦或兰波时,他不仅是在讲拜伦、兰波,也是在讲他自己。所以说,读《文学回忆录》其实读的是木心本人。事实上,真正让我感兴趣的也正是木心本人,而不是什么文学史。《木心的讲述:大英图书馆珍宝展》展览现场本次展览恰逢年乌镇戏剧节,展品包含:弗吉尼亚伍尔夫于至年间所著的《时时刻刻》(TheHours)创作手稿,该作品后于年以《达洛维夫人》(MrsDalloway)为题出版;拜伦勋爵的诗歌《爱情与黄金》(LoveandGold)手写稿;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作品《温夫人的扇子》(LadyWindermere’sFan)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编写《莎士比亚故事集》的作者之一查尔斯兰姆的亲笔书信,《莎士比亚故事集》对于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和推广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木心先生木心先生是这四位文豪的忠实读者,对他们及其文学作品的评论不吝笔墨。木心先生曾说,“人类文化至今,最强音是拜伦:反对权威,崇尚自由,绝对个人自由。”谈及查尔斯兰姆对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影响,木心先生写到他对兰姆的作品是“一见钟情”。而对于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木心先生的态度有些模棱两可,他认为王尔德“不愧为一个智者,言论锋利。不过,有时我想对他说:‘你别说得太多了。言多必失呀。’”木心先生一生都在阅读弗吉尼亚伍尔夫。提及伍尔夫,他曾感慨:“年龄非常要紧的。我三四十岁,五十岁,都读过伍尔芙,六十多岁时,看懂了。看懂她对、不对的地方”。木心美术馆馆长陈丹青表示,“木心美术馆十分珍惜大英图书馆特意为我们送来的这一精致的手稿展,稿主分别是享誉世界文学史的拜伦、兰姆、王尔德和伍尔夫。当木心先生在文学讲席中热情谈及这几位文豪时,绝对想不到他们的亲笔手稿会来到乌镇。亲睹手稿,我们与英国文学史和我们据以译本的阅读史,两相交融,我相信,英伦大师之魂一定乐意见到他们远在中国的读者。”大英图书馆首席执行官罗伊基廷(RolyKeating)表示,“我们非常高兴能把这些英国和爱尔兰文学瑰宝带到乌镇,让中国观众亲眼看到这些留有作者创作痕迹的手稿。木心先生毕生的工作正是中英两国深刻而广泛的文化交流之缩影,能在这座纪念他生平及艺术创作的美术馆中,展出他最喜爱的四位作家的手稿,可谓再合适不过。”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亚力山德拉奥特(AlexandraAult)表示,“大英图书馆挑选的这些手稿能够充分展现作家的创作过程。从拜伦的《爱情与黄金》手稿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如何在一张纸上密密麻麻地书写,翻来覆去地利用每一寸空间,然后在重写之前又划掉了哪些部分。《温夫人的扇子》的第二版初稿是一篇打字稿,上面有王尔德用铅笔写下的大量舞台说明和对台词的修改。还有位于伦敦斯特兰德大道的‘马歇尔夫人打字行’的印章,充分说明一份手稿的创作经常需要数人参与。这四件展品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文学创作过程,将这些著名的戏剧、故事和诗歌在三维的创作空间中立体地展示出来。”弗吉尼亚·伍尔夫(约年)BridgemanImages▲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达洛维夫人》的创作手稿,年TheSocietyofAuthorsastheLiteraryRepresentativeoftheEstateofVirginiaWoolf弗吉尼亚·伍尔夫于至年间所著的《时时刻刻》(TheHours)创作手稿,该作品后于年以《达洛维夫人》(MrsDalloway)为题出版;拜伦勋爵肖像(沃克科克雷尔翻拍托马斯·菲利普斯所绘肖像)BritishLibraryBoard▲拜伦勋爵的诗歌《爱情与黄金》手写稿TheNationalLibraryofScotland拜伦勋爵的诗歌《爱情与黄金》(LoveandGold)手写稿;奥斯卡·王尔德肖像(年,纽约)▲奥斯卡·王尔德作品《温夫人的扇子》第一幕第二稿,打字稿,年UnpublishedMaterialtheEstateofOscarWilde奥斯卡·王尔德的戏剧作品《温夫人的扇子》(LadyWindermere’sFan)第一幕的打字稿,上面有大量手写修改的痕迹;查尔斯·兰姆肖像(年,亨利·迈耶绘)查尔斯·兰姆致伯纳德·巴顿的信,至年BritishLibraryBoard《“塔中之塔”-木心耶鲁藏品高仿及狱中手稿真迹展》之名“塔中之塔”由木心亲自拟定:前一个塔是指伦敦塔,处境的类比,后一个塔是指象牙塔,性质的反讽,那全句就是:“伦敦塔中的象牙塔”。中国自“五四”以来,文艺论战,那“十字街头”的一派,惯用“象牙之塔”这个词诋斥对立的那一派,我与两派概无关系,只不过说:在被囚于伦敦塔中时我雕了座象牙塔。《“塔中之塔”-木心耶鲁藏品高仿及狱中手稿真迹展》展厅内景木心50岁时,画了50幅画以缅怀自己永逝的坎坷岁月。其中十数幅是受到林风眠彩墨画影响的大胆拓展,另33幅小型风景则是他于60年代起意实验的转印画,追寻伟大的宋元山水画记忆,并肆意融入江南故园的想象。年某天,木心向朋友们展示了这套极为特殊的艺术作品,他可以极娴熟地控制这种特殊的肌理,完成大气磅礴的山川日月,江河大地,森林云海,是天地间的高大全。据陈巨源回忆,当时木心特意展示这批精心之作,以期博得一片赞扬之声,却不料众人对他这种全新的艺术太过陌生,不知如何评说,都保持了沉默。年,时就读博士学位的巫鸿为之在哈佛大学亚当斯学院办了个展,获普林斯顿艺术史教授理查德A巴哈特激赏,称之为“时间终结处的风景”。90年代初,经旅美画家刘丹引荐,亚历山大梦露(时任纽约日本协会美术馆馆长,现任古根海姆三星亚洲高级策展人兼全球艺术高级顾问)起意将这批小画并木心66纸狱中手稿举办展览。年,藏家罗伯特罗森科兰兹全部收购了33幅转印画,年,捐赠耶鲁大学美术馆。同年,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了《木心的艺术:风景画与狱中手稿》专展,此后两年,巡回芝加哥大学斯玛特美术馆、夏威夷美术馆、纽约亚洲协会美术馆。最后一站,该展易名为《山水记忆-木心的风景画特展》。四展展期间,美国各家媒体评述文论共14篇,与该展同名画册于耶鲁首展时问世,被评为五星级出版品。经磋商,耶鲁大学美术馆于今春发来33幅木心早期转印画电子版,授权木心美术馆制作高仿真品,与木心狱中手稿真迹同室展出,便在木心的故国、故乡,还原耶鲁展全貌。“以关押囚徒的“伦敦塔”典故暗喻自己的经历,以“象牙塔”明示自外于社会喧嚣的画路,这就是木心。身陷绝望岁月,这批小画与手稿是他的赎救之道,也是他唯一的愉悦,当年这些作品不可能展示,也从未期待展示——“塔中之塔”。中国绘画史与文学史恐怕难以得到另一个相似的形象和隐喻。”陈丹青说。净石山庄,-,17.8x33cm收藏机构:耶鲁大学美术馆作品由罗森奎兹公益基金会捐赠,捐赠发起人:亚历山大·梦露,罗伯特·罗森奎兹,B.A.会稽春明,-,17.8x33cm渤海晨兴,-,16.7x33cm金陵秋色,-,32.7x20cm辋川遗意,-,32.7x20cm纠缦卿云,-,32.7x21cm榕阴午雷,-,21x33cm这两年,木心美术馆做了什么?虽名为美术馆,但木心美术馆与常规的“美术馆”有所不同。它不仅收藏过去,而且向未来开放。整座美术馆设有五座永久性专馆,首次完整展示、长期陈列木心作品,两座特展馆会陆续推出对木心构成重要影响的世界性艺术家年度特展。木心美术馆开馆新闻发布会馆长陈丹青先生致辞剪彩仪式尼采情景朗诵会《我不是人,我是炸药》自年11月建成后至今,陆续举办了《林风眠与木心》、《尼采与木心》、《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木心的讲述-大英图书馆珍宝展》及《塔中之塔”-木心耶鲁藏品高仿及狱中手稿真迹展》特展,基本保持一年一次特展的节奏,以及若干活动:《诗人之恋》木心生日室内乐音乐会、纪念木心先生逝世五周年-《木心音乐首演》、莎士比亚戏文朗诵会、木心诞辰89周年纪念音乐会等。其中,《林风眠与木心》与《尼采与木心》是开馆特展。木心与林风眠先生曾有交谊,木心早期中期画作便深受林风眠影响,毕生对乃师怀抱尊敬与感激。九十年代林风眠逝世,木心写成《双重悲悼》以纪念。上海中国画院商借林先生十件原作,与木心五件画作及《双重悲悼》原稿同堂展示。由德国“尼采基金会”、“瑙姆堡尼采文献档案中心”、“魏玛古典基金会”、“歌德席勒档案馆”、“尼采学院”、“魏玛安娜·阿玛利亚公爵夫人图书馆”共同合作的《尼采与木心》提供尼采手稿四份、十九世纪原版著作二十一件、尼采肖像八件,死亡面模一件,回顾尼采对木心毕生的内在影响。尼采译作,始自清末,逾百年来,这是尼采文献初次远来中国展览。年度的特展是《莎士比亚与汤显祖》。汤显祖、莎士比亚同在年逝世的两位伟大戏剧家。木心曾以相当的篇幅谈论莎士比亚,并将汤显祖及元明清三代戏剧家的美学,与莎士比亚多所比较。因此,在木心身后的美术馆推出这两位大人物的小小展览,无论如何是件有趣的事。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浙江省遂昌汤显祖纪念馆、苏州昆曲博物馆慷慨出借相关物件,此外,伦敦大英图书馆提供的大量历史图像和BBC广播公司以莎士比亚为主题制作的大型专题影像,以及嘉兴市图书馆提供的莎士比亚剧本早期权威译者朱生豪先生手稿数件。此外,特展厅2还在放映木心画作。木心说:“世上有多少墙壁呀,我曾到处碰壁,可是至今也还没能画出我的伟大壁画。”他又说:“纸本上的原样是我的手段,放大后的映样是我的作品。”他生前的梦想,是用现代影像效果放大他的画作。本馆在放映厅设置了长达九米的放映墙,分三台播映器,展映展厅2的木心画作。作者:邹萍编辑:陶一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luna.com/yllg/659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