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赴英国交换的人数为14人,其中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交换学生为11人,英国格林姆斯比大学交换学生为3人。

走出广体,异地求学的他们会有着怎样的奇妙旅程呢?

(注:视频系王熠于英国交换期间拍摄作业)

克利索普斯Cleethorpes

凉凉的微风,透着些干涩。旅途的劳累还未散去,我们选择了离格里姆斯比最近的海边城市-------克利索普斯。

就这样走走停停

这里有不怕人的海鸥,有轻微的海风,有喝不完的啤酒,还有美味的佳肴。克利索普斯的公园宛如一幅静止的画卷。

我们五个还保留着初到的兴奋与好奇,就像五个小精灵,跳跃在灌木丛间,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点缀出星星点点。

五个小精灵

好心情,从遇见你的第一天开始。我越来越期待接下来的旅程啦。小伙伴亲密度+1。

曼彻斯特Manchester

印象中曼彻斯特是一座典型的足球城,而当你生活在曼彻斯特你会发现这种印象只增不减。

足球对于这个城市来说太重要了,从市中心的足球博物馆到市郊外的大片小区足球场,从场馆边上的主题专卖店到圣诞集市中的足球饰品铺,都透露着曼彻斯特人对足球的热衷。

关于足球,处于北部住宅区的曼城与处于南部工业区的曼联作为多年的死敌,把曼彻斯特分为了两大阵营。

靠近城市北部的商品以蓝色色调为主,由西亚大财团注资的伊蒂哈德球场建设得精致奢华,尽显蓝月亮的豪气;城市的南部则处处散发着红色的气息。

看似人气不足的老工业区其实四处都住着一个个忠实的曼联球迷,一个老特拉福德旁漫不经心散步的老人也许就是从巴斯比的孩子们时期坚持到现在的红魔懂球帝。

而位于二者中间的是著名的足球博物馆,这里不仅仅是曼市双雄的舞台,无数关于足球的回忆浓缩在这一幢四楼的建筑里,令游客回味无穷。

在这样一座足球城,能够走完这三个足球元素主要聚集地,对于一位球迷来说显然可以称得上收获颇丰了。

更幸运的是,我在比赛日的时候得到了一次现场观战的机会。恰逢曼城创纪录十六连胜一役对阵热刺,曼城球迷在雨中舞蹈,狂奔,歌唱着蓝月亮队歌,仿佛在表明自己像球员一样也在为城市荣耀而奋斗。

离场时一群人兴奋地四处乱窜的场景让人记忆犹新,确有一种新势力强势入侵老城区的感觉。

曼彻斯特的市民只有两类人,一种是普通球迷,他们把足球当作爱好和娱乐,只会在重大事件时加以了解;另外一种则是球队死忠,他们把足球当作一种信仰,已然将自己的生命和主队连接在一起。

突然想到英国传奇比尔香克利说过:“足球无关生死,足球高于生死。”曼彻斯特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剑桥RiverCam

金秋十月,落叶飘飘。从落地那一刻起便感受到浓浓的学霸气息。

校园城市,城市校园。剑桥大学并没有固定的一个大门,也没有界限,散落在剑桥城内的每一处,每走到一处,都可能是它其中的一个学院。

慕名前来的人有很多,其中也不乏中国人。那天恰逢毕业礼,街上满是穿着西式制服,行色匆匆的人,毫不夸张的说,有一半是中国人,说着一口流利的英文。就连街边小店打工的小姐姐,都是从中国来到剑桥读书的高材生。

说到剑桥,不得不提康桥。徐志摩就是在这里写下著名诗篇《再别康桥》,刻有中文字体的诗篇印在石头上,外国游客纷纷上前拍照留念。

我清楚的记得,这天晚上,迎着瑟瑟寒风,我们边走边哼着“追光者”,身边的光影匆匆掠过,毛毛细雨敲打在脸上,怎么会突然生出点思乡之情呢?

伦敦London

伦敦算是所有去过的旅行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了。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我们甚至不惜逃课前往,提前一个下午出发。四个小时的车程让我对旅行越发期待。

人的潜力是需要激发的,没有男生的带领,我们三个女生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所有的前期规划,包含食宿,交通,行程安排等。

到达伦敦的时候恰逢圣诞节前夕,街上熙熙攘攘,街边小店圣诞节大减价,路演三五成群,从刚开始的鲜有人驻足到逐渐增多。

大英博物馆里装了个世界,在这里你能看到人类,乃至所有物件的前世今生,网络百科上都不一定能这么形象具体。人类的渺小,在一次次窥探中展露无遗。

白金汉宫门前观看阅兵仪式,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换岗仪式之一,这里吸引了来自全球成千上万的游客。

早就有所耳闻,想要目睹这段仪式十分不易,如若不提前占据靠近栅栏的有利位置,稍靠后面的,便只能看到卫兵黑的的高帽,或仅能听到里面传来的阵阵口令声、皮靴整齐的磕碰声,还有悠扬的鼓乐声。

短短的三天,不足以看透它的丰富多彩,但来过一趟,也算是值得。

格里姆斯比GrimsbyTown

格林姆斯比为期三个月的学习让我大开眼界。在课堂,我们了解了英国的历史,了解了英国的政法制度,同时还获得了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国际学生,还有英国当地的英国学生一同学习上课的机会!

当我们向他们介绍中国的地域,文化,新科技等等,他们表现出一种好奇,尊敬与期待,在他们身上,我们也第一次感受到身在异乡的民族自豪感。

格林姆斯比图书馆也是个不错的地方,每次上课前一个小时,我都会来到在这里。在这里,我结交了许多小伙伴,他们愿意倾听,愿意帮助我们,我们互相讨论着各自的生活,这种感觉真棒!

最后theend

三个月课程结束,当我们拿着证书与老师合影留念,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这三个月的学习,将会让我终身受益。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三个月后,已经没有初到的腼腆生疏,得到的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幸运的是,在临别前的一个星期,英国当地学生和我们终于突破内心的最后一道防线,渐渐熟络了起来。

他们带我们去酒吧,跟我们聊起他们的志向,询问我们在中国的状况,都说英国学生比我们成熟的早。

果不其然,稳重的谈吐,绅士的举动,一切看起来都是彬彬有礼,毫不越界。老师也十分热情,越是不同,就越会产生吸引力,想要了解,想要融入。

英国是一个很注重礼仪的国家,悠闲自在。对待从远方前来的客人,友好热情。

此次英国之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身为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文化自信。此次交流,也让我从别国的一些现状中,认识到中国的优势。

异国他乡,因为我是中国人,也能获得应有的尊敬。有人说,离家的孩子是孤独的,但我不认为,因为相互间的包容,我们四海为家。

供稿:王熠彭子凌

视频翻译:黄冠柽

视频处理:何泽安许嘉杰

数据来源:国际交流合作处

图文排版:廖翠华

责任编辑:李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luna.com/yljg/657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