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癫疯怎么治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30/5888891.html

对很多英国人来说,回忆是宝贵的。尽管散落各地的红色电话亭早就不是一个功能性的公共设施,但这个极具标志性的时代产物,却代表了英国过去一段漫长岁月的富强和荣耀,也是英国人至今仍无法将之舍弃的原因。

科技的进步和潮流冲刷,令过去数十年使用公共电话亭的人日渐减少,在手提电话和互联网兴起的同时,不少红色电话亭在退役后便遭废置,被送到堆填区。不过,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有英国人特意回收这些电话亭,把它们改头换面,以其他姿态重现于城市街道和乡村小镇上。除了作为艺术装置摆设,亦试图赋予它们实际用途,譬如将电话亭换上急救设备,或者变成一家迷你咖啡馆、自助图书馆甚至手机维修店。

有电话亭被改装成漂书馆。

在年,第一个公共电话亭建立之时,并没有任何配色和设计标准,直到年,英国皇家邮政推出了第一个特定款式的公共电话亭,亦即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KioskNo.1(K1)。不过,其成本太高,设计亦有待改良。在年推出的KioskNo.2(K2),采用拱顶和生铁外箱设计,是如今英国最常见和广为人知的红色电话亭原型,当时邀请了负责设计伦敦巴特西发电站(BatterseaPowerStation)和利物浦座堂(LiverpoolCathedral)的著名设计师GilesGilbertScott爵士出手。事实上,GilesGilbertScott同时负责设计了年面世的廉价版KioskNo.3(K3)和年面世的改良版KioskNo.6(K6),后者是为庆祝乔治五世银禧而推出的,也是数量最多和最著名的电话亭款式。唯独红色电话亭这个配色并非出自GilesGilbertScott本人,他最初的想法是外面银色,里面蓝绿色,跟现在的英国公共电话亭形象相反。

进驻英国大小街道多年之后,在80年代,随着英国电信脱离英国皇家邮政成为私营机构,加上手提电话逐渐流行,残旧的电话亭不少成为废品。但总有英国人对此念念不忘,TonyInglis就是其中一人。他的工程运输公司在当年接到一连串的工作,要拆除街道上的电话亭并拿去拍卖。最终TonyInglis自己买下数百个电话亭,并打算将它们翻新,重新出售。

经过翻新和重新设计的电话亭,由于颜色抢眼,容易辨识,在英国城乡之间陆续出现了新用途。譬如在地势偏远,救护车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到达的农村地区,电话亭成为一个紧急救护站,加设心脏除颤器,让当地救护组织可以应付突发情况。

不过,修复这些电话亭的工作并不轻松,TonyInglis坦言,当时那是个近乎疯狂的想法:「它们完全是反时代的物件,今天再不会有这种东西出现了,它不但巨型,而且极重。」能迄立近一个世纪不是没原因,因为一个连同生铁门的K6公共电话亭,重量大约是公斤(约是一架露营拖车的重量)。

像TonyInglis这样将电话亭救出堆填区,循环再用的想法,得到不少英国人响应,甚至在电话亭的细小空间里找到商机。譬如在伦敦北部,就有人将电话亭改装成手工咖啡店;而一家本着「先修理后丢弃」理念的手机维修公司LoveFone,也贯彻物尽其用的创业宗旨,自年起租用旧电话亭,开设小型维修站。LoveFone的联合创始人RobertKerr表示,用电话亭当手机维修站,除了分外醒目,也确实能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公司其中一个电话亭维修站,每月营利能高达13,美元,而一个电话亭的月租只是美元。

被上一个辉煌时代留下来的红色电话亭,当下或已过时,但它从未被国民淘汰,甚至尽用糜躯,成为不少年轻创业者的基石。TonyInglis形容,红色电话亭唤醒了他们一个美好旧时代的回忆——当时,所有事物都是为了能够持续使用下去而被生产的。

不过,BBC著名电视主持DanSnow的总结,可能更为深刻和冷酷:「我们之所以迷恋旧时代,是因为活在当下,世界总让我们感到挫败受伤……你细看那些令人倍感怀念的东西,它们总是使老一辈回想过去的光辉岁月。」

作者:谢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luna.com/yljg/65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