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彻底治愈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A3%8E%E6%9D%A5%E4%BA%86%C2%B7%E5%B8%A6%E4%BD%A0%E8%B5%B0%E5%87%BA%E7%99%BD%E7%99%9C%E9%A3%8E%E9%98%B4%E9%9C%BE/20783753?fr=aladdin

今天疫情发布会的内容:

1.今日新增死亡人,英国目前共计人因新冠病毒离世。

2.英国目前感染值R=0.7–1,处于平缓或下降的水平,但仍需保持高度戒备。发言人强调不能在错误的时间放松。目前感染人数每周人,相当于人里有一个人感染。

3.为防止国外输入可能会带来的第二波疫情,英国自6月8日起,除来自爱尔兰的医疗和关键物资运送人员以外,凡是进入英国的人士都要强制自我隔离14天,要在入境处填写英国国内住址信息,以便于抽查。如果抽查到违反规定的人员,将最高罚款英镑。没有确定住宿地的人员,将由英国政府提供由入境人员自费承担的隔离住处。对于不服从自我隔离政策的非英国公民,将给予遣返。此政策将在严格实行三周后,根据效果进行实时调整。

在自我隔离期间,入境乘客将乘坐私人汽车到达住宿地,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14天内不得离开住处。不能出去上班、上学或去公共地带。不能会见亲朋好友,除非是提供必需的生活物质。不得出去购物,其他人可以代劳。必须在入境处下载NHSCOVID-19的手机追踪软件便于抽查。

(在封城期间,截止到4月26日,共有人入境英国,其中人是英国公民。)

4.6月1日英格兰学校重开的决定,遭到地方议会和英国学校工会的质疑,英国各界普遍认为大范围的开学不安全。

5.感染过新冠病毒的患者在愈后的确会产生抗体,但抗体的有效时长不确定,抗体对阻止感染和传播的有效性程度也不确定。对于病毒检测呈阴性的人,不代表不会在以后的时间里演化为阳性。

6.发言人明确指出,英国政府绝对不会出台有关今年夏天任何形式的公民旅游度假计划。

7.葬礼继续可以举行,只要保证十人以内参加。为避免群聚,婚礼还是继续禁止。

8.所有无法按期回国回家的访英人士,英国签证将自动延期到7月31日。但希望访英人士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快安排回程计划,尽可能在7月31日之前离境。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的解封,以及英国疫情的好转,这将很可能是英国最后一次针对来访者的签证延续政策。

我这个系列想要记录的不仅是英国抗疫的现状,也是关于英国社会与文化的一些常识,比如,英国有社区服务吗?他的全民免费医疗保健系统是如何运作的?英国这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防疫措施有哪些?何谓“英国性”?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女王和首相的讲话分别意味着什么?不戴口罩背后的文化因素是什么?英国的母亲节、复活节、世界读书日、二战胜利日等的节日特色是什么?首相唱完“空城计”后又唱了“苦肉计”吗?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工作状态和普通人的生活状况如何?英国报纸有什么特点?等等。

今天要写的是关于英国的另一个常识,伦敦(英国的文学之城)城里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英国文学的心脏)。写他的触动源于近日知道的疫情对他的影响。新冠病毒在英伦岛上发展至今,医院报告在过去48小时内未记录任何新增死亡案例,单日入院病例也无新增。尽管有报道说伦敦清零可能是数据统计故障,但伦敦疫情大大好转(R=0.4)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伦敦携带病毒抗体的人数比例17%,也远远高于全国范围内5%的平均值。

然而,伴随着伦敦疫情缓解的好消息的,是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老维克剧院等亏损严重,面临可能倒闭的坏消息。伦敦文学史的辉煌归功于莎士比亚和狄更斯,没想到,与他们有关的两家文化机构都因疫情陷入困境。狄更斯博物馆很可能即将关张,莎士比亚环球剧场在近日它的声明中说:“莎士比亚环球剧场是世界知名机构,不仅仅是我们国家民族认同的组成部分,还是艺术对我国经济做出主要贡献的重要典范。这样的国家财富无法度过COVID-19疫情,将是一场悲剧。”我很希望这是英国一贯报忧预警的做法,不希望因为新冠病毒,让莎士比亚的剧目从此无法在环球剧院上演。

在英国历史上,自年起,瘟疫每十年爆发一次,当时伦敦五分之一的人死于瘟疫。詹姆斯一世登基的年,瘟疫夺去了三万人的生命;查理一世年登基时,又有四万人死于瘟疫。所以莎士比亚(-)在世时对于瘟疫并不陌生,它曾导致伦敦全部剧院关门,并在-年之间让十万多人口丧生。他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写道,“假如瘟疫肆虐,我们双双被困在一栋房子里,只要把门都封好,我们就会安然无恙的。”他的《李尔王》也创作于黑死病期间。

没想到,时光荏苒,瘟疫复来。我继子曾在3月12日随班上老师同学一起,乘坐火车从肯特去伦敦环球剧院看演出。当时正是英国疫情渐渐抬头、伦敦处于封城的前夕,我还因此责怪英国学校组织学生去观看演出的举措,无法理解孩子妈妈怎么会同意儿子在火车上、在剧场里与其他人的近距离接触。现在我才知道,从3月20日剧场关闭以来,该剧场95%的门票、零售和餐饮收入都没有了,为此剧场多次将情况上陈议会,表示需要至少万英镑才能恢复运作。

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院能挺过这次疫情吗?不知道。实在不行的话,请刚被授予骑士称号的岁的汤姆上校,再到他家后院走几圈吧,全世界的莎迷们一定能通过筹款,帮助环球剧院度过难关。等疫情结束,让我们和莎士比亚当年一样,穿过伦敦熙熙攘攘的人流,去环球剧院做一回“站票观众”、或者坐在贵族包房、绅士包厢里“被看”,在历史的时空隧道中沉浸体验。

泰晤士河畔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伦敦少有的都铎式建筑的典范,这个上演了无数莎士比亚经典戏剧的地方,这个莎士比亚亲导亲演戏剧的地方,成了我迄今还没有达成心愿的伦敦文学地图上的一个目的地。

很多次,我从它的外边经过。在涂成白色的外墙上,我可以看见一根旗杆。当年,剧院要上演莎士比亚戏剧时,就会在演出开始前一个小时,在旗杆上升起一面旗帜。远远的,伦敦城里的人看见了,就会过桥前来看戏。当然这桥不是现在的千禧桥(建于年),而是几百年前伦敦泰晤士河上唯一的一座桥:伦敦桥。

年冬天,我曾经花15英镑购得门票,在导游的带领讲解下入内参观过环球剧院。最初的环球剧院是在年为张伯伦勋爵剧团、也就是莎翁戏剧表演者们的公司而建造的。很多莎士比亚最伟大的戏剧都在环球剧院演出过,在那之后的14年里,它一直是伦敦最著名的剧院之一。但是在年《亨利八世》的一场演出中,由于礼炮操作失误,点燃了茅草盖的顶部,整个剧院被烧成一片废墟。但很快又在原址上重建。此后,这里一直是莎士比亚戏剧公司所在地,直到年被英格兰的清教徒关闭,年被彻底毁坏。橡木做成的剧院,可以容纳人。剧院屋顶就是当年引发大火的茅草屋顶(thethatcherroof)。现在为防止火灾,剧院已配备有防火灭火装置。

剧院的重建是由美国演员、导演同时也是制片人的SamWanamaker发起的。他在年到达伦敦时,失望地发现在环球剧院遗址上所留下的唯一能使人们记起莎士比亚的就剩下墙上的一个青铜片了。年,他创办了后来被称为莎士比亚环球信托基金会的组织,其任务就是重建剧院并成立教育中心和展览中心,用于在戏剧表演过程中研究莎士比亚。在之后的23年当中,他一直孜孜不倦地筹集资金直到去世。年,他去世三年半后,剧院及其辅助性建筑宣告顺利完工。至今,你在剧院外院的地面砖块上还可以看见基金捐款人的姓名,每块石砖上写有一个姓名。

由于当时是冬天,环球剧院没有安排露天演出,我只得在增建的室内SamWanamakerPlayhouse,观看上映了最多场次的剧目《暴风雨》。这个室内小剧场是为了纪念SamWanamaker而修建,也避免了冬天室外看剧的不利,但却缺少了花一便士站在院子里看剧那种莎士比亚同时代人的现场感,自然也未能亲眼目睹“降天神”和将罪恶之人打入地狱的机关装置。

一个半小时的上半场室内演出结束后,是一刻钟的中场休息时间,再接着一个小时的下半场演出。室内剧院屋顶是詹姆斯一世时期的建筑风格,室内没有灯光照明,全部是烛光营造效果。舞台不大,最多可容纳下一二十位演员的样子。且距离观众席近,简直可以说就是设在观众席中,演员就在你身边跳来跳去。无需话筒等语音设备,现场有很好的音效,演员与观众融为一体,非常亲近,有时演出时演员甚至倒在观众腿上。

剧院全部是沿袭莎士比亚时期的建筑风格,座位不是如今的软垫靠背椅,而是一排排围成半圆形的长条大板凳。无论什么人,你就是买到VIP座位,也是一溜的板凳。Lowergallery一共三排,前排一张票48英镑,后排62英镑一张票,后面就是剧院的橡木墙壁。演员说的是莎士比亚时期的古英语,有时是诗歌形式的咬文嚼字的台词,不太好懂,时不时会蹦出几个加入了现代元素的词语,惹得观众一阵大笑。

莎翁作品中总是充斥着善与恶的戏剧性。善人所受的苦难境遇和隐忍,以及内心的焦灼与彷徨,是他着墨较多的地方。他的作品让人感动和教化之处,就是当善人复仇的时机终于来临,他选择的是宽恕。无以复加的愁苦,最后读者等来的是善人轻轻地对恶人的放过,仿佛只消一言,已尽释前嫌。《暴风雨》是发生在海与岛上的故事,对置身于死地又篡夺爵位的弟弟的宽恕,使得故事有了大团圆的结局。宽容,是一种大智慧。有人总揪着过去不放,殊不知,“俯视深渊太久,深渊也在回望着你”(尼采)。与其俯视深渊,不如仰望星空。不经意间,轻舟已过万重山。读懂莎士比亚,读懂生活。

--写于年5月22日剑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luna.com/ylcx/65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