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电话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作者吴国盛(本号主编,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

责编许嘉芩刘愈

◆◆◆◆◆

科学博物馆(ScienceMuseum,简称“科博馆”)广义上包括自然博物馆(NaturalHistoryMuseum)、科学工业博物馆(ScienceandIndustrialMuseum,简称“科工馆”)和科学中心(ScienceCenter)三种科学类博物馆,其中自然博物馆专门收藏动物、植物与矿物标本,展示大自然的品类之盛;科学工业博物馆专门收藏科学仪器、技术发明和工业设备,展示近代科技与工业的历史遗产;科学中心基本上不收藏,以展陈互动展品为主,帮助观众在玩乐和亲手操作中理解科学。按照出现的历史顺序,这三类博物馆或可分别称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科学博物馆。不过,它们虽然有历时关系,但也具有共时关系,因为后一代科学博物馆类型的出现并没有取代前一代,而是同时并存、互相补充。就此而言,这三类博物馆又可以称为第一类、第二类和第三类科学博物馆。在有些大型科学类博物馆中,这三种类型的展陈内容和展陈形式兼而有之、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科学博物馆在弘扬科学文化、推动公众理解科学、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科学博物馆常见的称呼是“科技馆”或“科学技术馆”。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兴建和改造科技馆。我们也许可以说,中国正在进入科技馆的发展高峰时期。学习发达国家的科学博物馆,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科技馆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技馆界需要更多的了解国外科博馆。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国旅游越来越成为时尚。在欧美发达国家,参观博物馆是旅游的重要项目,因为博物馆积淀了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华,是最重要的人文景观。中国游客早晚会养成参观博物馆的习惯,并且在参观博物馆中了解异域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目前,参观艺术博物馆一定程度上成为共识,相关旅游指南多有出版,但科学博物馆尚未被更多的旅游者所了解。这个局面也需要打破。

年秋天,我受聘担任湖北省科技馆新馆内容建设总编导,全面负责内容建设布展大纲的编创工作。为了完成这一工作,过去两年来,我利用各种机会访问了许多发达国家的科学博物馆,拍摄了数千张照片。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杨虚杰女士的大力支持下,我精选了若干展品图片,配上相应的文字,按照国别地区分册,集成了这套《科学博物馆图志》系列丛书,希望能够对中国的科技馆界和广大出国旅游者有所裨益。

//英伦巡礼//

英国是近代科学的诞生地。近代科学的奠基人牛顿是英国人,达尔文也是英国人。从吉尔伯特、哈维、波义尔、胡克、培根,到卡文迪许、普利斯特列、戴维、赫舍尔、焦耳、法拉第、麦克斯韦、开尔文,这一长串在科学史上闪光的名字镌刻在英伦三岛的上空。英国也是工业革命的策源地。曼彻斯特、伯明翰、格拉斯哥,曾经是世界的制造中心。瓦特、特里维西克、斯蒂芬逊这些伟大的发明家、工程师,运用蒸汽动力把工业革命推向高潮。英国还是博物馆的发源地。公认近代第一个博物馆是年正式开放的阿希莫尔博物馆。大英博物馆被列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英国的科学博物馆,历史悠久、类型完整、藏品丰富、展陈理念先进,值得长时间的驻足参观。

年4月9日至4月16日期间,我来到英国考察科学博物馆,访问了大英博物馆、伦敦科学博物馆、剑桥科学史博物馆、约克国家铁道博物馆。本书对上述四馆的考察过程做一个回顾。

第1站大英博物馆

图1大英博物馆外景。

4月9日下午2点乘国航班机CA,告别雾霾深重的北京前往伦敦,十个小时后,当地时间同日傍晚6点到达伦敦希思罗机场。乘地铁前往事先订好的宾馆,大英博物馆一条马路之隔的RuskinHotel-BB住定。次日先参观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BritishMuseum)成立于年,年1月15日对外开放。英国收藏家汉斯·斯隆(HansSloane,—)贡献了第一批收藏,包括动植物标本、书籍、手抄本、文物等,成为博物馆的创建者。年,英国自然博物馆独立,动植物标本随之迁出;年,大英图书馆独立,书籍、手稿随之迁出。目前的大英博物馆拥有万件收藏,自然博物馆拥有万件藏品,大英图书馆拥有1亿万册图书。年,大英博物馆接受了万人次的参观访问。

大英博物馆共三层,地下一层,地上两层。博物馆分非洲、美洲、古埃及、古希腊罗马、亚洲、欧洲、中东等七大展区,还有启蒙运动、收集世界、生与死、钟表、钱币等五个特展区,共40多个展室,收藏展陈了包括古埃及文物、中国艺术珍品、希腊文物在内的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参观免费,但鼓励捐款。我此行的任务主要是考察科技博物馆,而且时间有限,因此对大英博物馆的多数展品只能走马观花。再说,大英名气大,国内的相关出版物也比较多,这里只发表一些与科技关系比较密切的展品图片。

图2一层中庭,中间的阅览室,头顶是巨大的玻璃顶。

图3楼梯处的希腊雕像。

图4欧洲厅里的本特利(RichardBentley,—)泥塑胸像。剑桥三一学院的院长,牛顿科学的热情推动者。

图—年制造的弩,上面镶有象牙。

图6组合了转轮点火装置和火绳的手持火炮,约年制造,是16世纪后期仅存于世的炮弹发射装置。

图世纪初的各种火枪。

图8古巴比伦关于金星观察记录的泥板。过去在书本上多次见过照片,第一次见实物,感觉泥板比想象的要小得多。

图9古巴比伦的星图泥板。

图10埃及棺材里绘制的神话宇宙图景。

图11罗马人的书写工具。

图12公元头两个世纪罗马人给矿井抽水的水轮。

图13工作人员给小观众们讲解钱币。

特展厅钟表厅(第38号展室)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个展厅。著名技术史家芒福德有一句名言:“工业时代的关键机械不是蒸汽引擎而是钟表”。机械钟表史的研究在我国还很不够。我有一个顽固坚持着的偏见:对钟表这种机械装置没有感觉的人,不可能对数理科学着迷。

图14斯特拉斯堡大钟的缩微版,年由艾萨克·哈布里夏克(IsaacHabrecht)制作。每个小时都奏响音乐。上面四层有人物出没。下面三个指针分别指示小时、刻、特殊的日期。

图15古老的机械钟模型,用重锤作动力。

图年的旅行钟,内部齿轮极为精致而复杂。

图年的滚球钟。

启蒙运动厅是我感兴趣的另一个展厅。这个厅原来设计是专门放置国王乔治三世的藏书,现在是记录和展示启蒙运动时期英国学者对于世界的发现。大英博物馆的创始者们,都生活在这一时期。

图18博物学家约翰·雷(JohnRay,—)胸像。

图19收藏家汉斯·斯隆(HansSloane,—)收藏的物品(玉石、水晶等),他的收藏成为大英博物馆建馆时期的核心藏品。

图世纪收集的贝壳标本。

图年左右的太阳系仪。

图22斯隆收藏的星盘。

图年制造的吸水泵。

图24斯隆收藏的博物学绘画。

图25罗塞塔石碑的复制品,可以用手抚摸。真品在第4号展室里。

图26罗塞塔石碑真品。

图27博物学家班克斯(JosephBanks,—)大理石胸像。

本期图文内容选自吴国盛著《吴国盛科学博物馆图志·英伦巡礼(第1季)》(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年版)

延伸阅读

开篇词:通过历史走向未来

吴国盛:五千年的历程

吴国盛:哈佛科学仪器历史收藏馆

吴国盛:劳伦斯科学厅采风

吴国盛: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东方四大古老文明之“埃及”篇

吴国盛: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东方四大古老文明之“美索不达米亚”篇

吴国盛:神秘的国度—东方四大古老文明之“印度”篇

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奇迹—东方四大古老文明之“中国”篇

吴国盛:百年科技的历史回顾与哲学反思(上)

吴国盛:百年科技的历史回顾与哲学反思(下)

吴国盛:当代中国的科学主义

吴国盛:希腊奇迹与科学精神的起源(上)

吴国盛:希腊奇迹与科学精神的起源(下)

吴国盛:我们追不上乌龟?——芝诺悖论今昔谈

吴国盛

弘扬科学精神

吴国盛

阿基米德的故事

吴国盛

为什么还没有一部中国古代科学通史?

吴国盛

科学巨星与科学传播

吴国盛

对批评的答复

吴国盛

科学史为通识教育而生

吴国盛

西方近代博物学的兴衰

吴国盛

羊年始于立春还是大年初一?

吴国盛

希腊科学朝圣之旅(一)

吴国盛

希腊科学朝圣之旅(二)

吴国盛

希腊科学朝圣之旅(三)

吴国盛

希腊科学朝圣之旅(四)

吴国盛

希腊科学朝圣之旅(五)

吴国盛

希腊科学朝圣之旅(六)

吴国盛

希腊科学朝圣之旅(七)

吴国盛

希腊科学朝圣之旅(八)

吴国盛

希腊科学朝圣之旅(九)

吴国盛

科学精神的起源

吴国盛

读《论技术、技艺与文明》

吴国盛

我与《绿色经典文库》

吴国盛

追思博物科学

吴国盛

使用互联网就要接受其内在的民主逻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luna.com/ylcx/652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