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的英伦第一男神是谁?是卷福,抖森还是小雀斑?不过当我们提名莎士比亚之后,相信这一竞争就彻底结束了。而当你还想为自己偶像打抱不平,说莎士比亚老爷爷太曲高和寡不接地气的时候,我们却想告诉你错了,因为他才是不折不扣的“大众情人”。

16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本·琼森(BenJonson)曾经这样评价莎士比亚:他不属于某一个时代,而是属于任何一个时代。年后,这位被人们誉为“埃文河畔巴德”(巴德此处意为诗人)的文学巨匠,仍然是英国最炙手可热的一个品牌。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Council)提供的数据显示,自年以来,莎士比亚的文字作品已被译为75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版,久负盛名的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更是以舞台剧的形式,在过去10年被翻译成16种语言,传播至24个国家。影视剧、舞蹈、出版物、主题商品……莎士比亚的身影遍布英国甚至全球的各个角落,生命力长盛不衰。网络世界中,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句“生或死,这是一个问题”(Tobeornottobe,thatisaquestion)是谷歌平台搜索频率最高的名人名言。古往今来,莎士比亚的追随者,着实难以计数。

矗立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ShakespearesGlobeTheatre)内,慕名而来的全球观众在表演进入高潮时表现得兴奋不已。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艺术总监马昌(NickMarchand)被很多同事誉为“莎士比亚通”。在接受《周末画报》的采访时,他多次提到莎士比亚对于英国人以及英国的重要意义。有别于中国从中学时期才开始全面向学生们教授莎翁戏剧的做法,英国的相关教育往往从娃娃抓起。年9月,英国正式将莎士比亚剧作列为国家级课程(NationalCurriculum),此举意味着11至14岁的英国学生在毕业前至少要完成2部莎士比亚剧作的学习。同时,小学生还要熟练掌握其部分诗文,并在11岁前背诵个以上拼写较为复杂的英语单词。

这一制度的改革在英国饱受争议,也将莎士比亚再度推向了风口浪尖。一方面,人们担心“莎士比亚轰炸”会令学生们产生厌倦、抵触的情绪,另一方面,这种学习又反映了英国在全球迅速崛起的英语教育下保持优势的某种必然。马昌告诉记者,作为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及工作、外交用语,英语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预计年,学习英语的人数将会达到0万。目前英国每年都要接纳将近60万海外留学生。有调查显示,除精进语言学习之外,莎士比亚和他笔下所描绘的英伦之美也是吸引他们前往的重要原因之一。

点击上图收听iRadio周末音乐会——莎士比亚之歌

本周的iRadio周末音乐会主题就是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年,今天的第一首歌曲来自Radiohead在专辑《OKComputer》中的歌曲《ExitMusic》。乐队主唱ThomYorke说这是一首写给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歌曲,歌曲讲述的是二人共度春宵之后的清晨,如果可以私奔逃跑的假想。

“莎士比亚是大众文化代言人”

Q=《周末画报》

A=NickMarchand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中国区艺术总监。身兼作家、导演、艺术指导和制作人,在澳大利亚和英国从事艺术工作已有25年。在英国,他曾为皇家宫廷剧院和艾尔美达剧院工作;在澳大利亚,他曾担任格里芬剧团艺术总监和悉尼戏剧团2号码头剧院制作人。他始终致力于推出包括莎翁在内的全新舞台及银幕作品。

Q:莎士比亚的作品,对英语这一门语言有着怎样的影响?

A:在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眼中,莎士比亚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并且超乎想象的。纵观历史,“巴德”(莎士比亚的别称)对于英语语言发展的贡献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莎士比亚的作品为英语语言创造了个新单词和短语。这些单词包括我们所熟知的“时髦的”(fashionable)、“经理”(manager),以及“慷慨的”(generous)。除此之外,很多脍炙人口的短语,包括“悲惨的光景”(asorrysight)、“公平竞争”(fairplay)、“必然结果”(aforgoneconclusion)等均出自莎士比亚的作品。

弗兰克·兰杰拉(FrankLangella),扮演李尔王(KingLear),和哈里·梅林(HarryMelling)扮演弄臣(Fool),在年1月7日于布鲁克林音乐学院哈维剧院演出莎翁名剧《李尔王》。

Q:莎士比亚究竟是一种“精英文化”还是“大众文化”?为什么?

A:莎士比亚是一个真正“大众化”的剧作家,他的作品是为所有人而写的。自伊丽莎白和詹姆斯一世时期,来剧场观看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人就络绎不绝。4个多世纪过后,莎士比亚的观众仍来自于社会各个领域,有着不同的背景。在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永恒的莎士比亚”项目中,我们推出了一系列剧作表演及互动性活动,而相关参与者并不需要对莎士比亚的作品了如指掌。无论如何,人们都可以从那些引起全人类共鸣的主题中找到乐趣。这种特质,让莎士比亚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众文化代言人。

年2月13日,由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原负责人TrevorNunn精心打造的舞台剧《佩里克里斯》(Pericles)在纽约上演,该剧是莎士比亚鲜为人知的晚期作品之一。

Q:无论是两年前的周年诞辰还是现在的年逝世纪念,英国举国上下,从首相卡梅伦到斯特拉特福德的业余剧团,几乎都在策划有关莎士比亚的狂欢。为何4个多世纪后,莎士比亚的分量仍如此厚重?

A:他的作品涵盖了大量人类最根本的情绪和心路历程,包括爱、恨、复仇、妒忌、忠诚与背叛、贪婪与权利、命运与悲剧。在那个时代,莎士比亚描绘的许多困扰他的问题,至今仍在困扰着我们,举例来说,腐败、极端冲突、暴君以及对法律的蔑视。很多时候,在巨大的分歧面前,莎士比亚的作品总能利用“人性的共通点”让我们找到理解对方的方法。除此之外,随着时间的推移,莎士比亚的作品也根据地域、社会、政治环境、历史文化做出了相应的改变。形式方面,它更是被融于电影、音乐、歌剧、动画等多种媒介。20世纪50年代的百老汇音乐剧《西区故事》就取材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狮子王》是非洲草原版的《哈姆雷特》,而时下风靡的《纸牌屋》则受到了《麦克白》和《理查三世》的影响。

Q:能否谈谈莎士比亚对于戏剧界和其他作家的影响?

A:莎士比亚的杰作启发并成就了许多文坛大师。很多人从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摄取灵感,最终成为了著名的剧作家、小说家以及各个领域的创作者。他们当中包括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德国诗人歌德以及美国小说家梅尔维尔。莎士比亚的作品,从语言到表现形式,至今仍然对全球的戏剧和文学影响深远。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当代日本将莎士比亚元素融入了他们传统的能剧。

今年,世界各地的不同剧团都使出浑身解数,重现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仲夏夜之梦》《哈姆雷特》和《暴风雨》,用不同的艺术解读向他致敬。

Q:是什么促使你和英国文化教育协会推行“永恒的莎士比亚”这一项目?

A:虽然有很多人认识并热爱莎士比亚,但仍有很多人对他还不够熟悉,或缺乏了解他的途径。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项目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莎士比亚,项目中的很多剧作都融入了高科技元素。我们和观众、“莎士比亚迷”在社交网络上也会有更好的互动。对于希望深入学习莎士比亚的人,我们会提供线上和线下的教学交流。在中国,很多学生都要学习莎士比亚,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中国观众可以喜欢莎士比亚。在这个项目中,我们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通过“梦系列”寻找两大剧作奇才的关联——前者是汤显祖,“四梦”的创造者,后者则是《仲夏夜之梦》的作者莎士比亚(编者注:两位恰巧均在今年迎来逝世周年纪念)。另外,我们还会通过RSC翻译项目将《亨利五世》译为中文,让更多英语非母语的读者有条件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的作品。

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周年系列演出

瑞士日内瓦大剧院芭蕾舞团《仲夏夜之梦》

演出:BalletduGrandThéatredeGenève(瑞士日内瓦大剧院芭蕾舞团)

艺术总监:PhilippeCohen(菲利普·科恩)编舞:MichelKelemenis(米歇尔·克雷梅尼斯)时间:年4月26日(周二)19:00-21:00地点:北大百年讲堂观众厅票价:80、、、元、VIP中央芭蕾舞团《罗密欧与朱丽叶》

演出:中央芭蕾舞团

艺术总监:冯英演奏: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指挥:张艺、刘炬编导及制作人:约翰·克兰科时间:5月20日21日(周五/周六)19:30地点:新清华学堂票价:////VIP元MiniFestival当巴洛克遇上英格兰Ⅲ绕不开的莎士比亚

日期:年05月08日

时间:19:30地点:大厅演出:上海音乐厅票价:¥80/¥/¥/¥/¥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周年英国壁虎剧团话剧《惊梦》

时间:10月08日~10月23日每天19:30-22:00

地点:上海徐汇区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费用:50元 80元 元 元 元莎士比亚经典历史剧《亨利五世》

时间:11月11日~11月27日每天19:30-21:30

地点:上海徐汇区安福路号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艺术剧院费用:80元 元 元 元

撰文:冯柯

编辑:罗子欣、舒予

封面插画:Geegn

图片:受访者提供、Redux、东方IC

本文内容来自《周末画报》第期新闻版

赞赏

长按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微博营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luna.com/ylcx/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