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乌有之乡

蒋介石也在   一天蒋介石对身边的汤恩伯感叹地说:“造反的出身,当真是天不怕地不怕!”这一番话,充满各种意味。此前,蒋介石自己就领略过英国军舰的蛮横。年,蒋介石率部北伐,兵临南京。停泊在下关江面的英国、美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国军舰在南京附近江面向北伐部队示威。3月23日下午,英美军舰借口保护侨民和领事馆,向南京城内进行猛烈炮击,时间长达1小时之久,酿成炸死炸伤中国军民多人、毁坏房屋无数的“南京惨案”。

  英美军舰的蛮横行为,激起了社会各界的公愤。可蒋介石知道,他是惹不起英国人的。所以,事后,蒋介石不但不向肇事者抗议,严惩凶手,反而卑躬屈膝称:“南京事件起因,完全出于流氓捣乱。”

  基于自己的经验,蒋介石认为,解放军炮击英国军舰,必然引起英国方面的疯狂报复。

  英国人还真的找了美国人,希望美国能够和他们一起,对人民解放军进行军事行动,进行报复和扩大事态。美国政府明白英国人的用意,是希望把美国拖进战争的浑水里,既为自己报仇,装了脸面,又能够消耗美国的实力,同时还希望能够维持自己在中国已经享有了上百年的特权。没想到美国人对蒋介石政权已经很失望,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政府打内战,早已经花了血本,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出钱、出枪,出炮,帮助蒋介石运送部队,与共产党抢占地盘。可是短短的三四年下来,蒋介石政府越来越腐败,越来越不得人心,军队越打越少,地盘越来越小,如今已经是苟延残喘。美国不想再卷入中国的内战。所以在解放军发布让外国舰船在4月20日前撤离长江水域的公告后,就很知趣的把舰船撤走了。如今对于英国的如意打算,美国人很清楚,便拒绝了英国的请求。并且嘲讽英国,明知道长江是战场,还要把军舰开进去,“英国这帮绅士为了他们的高贵,连正常的逻辑都忘了”。

  紫石英号事件的消息传回英国,英国国内一片哗然,首相艾德礼声称:得到国民党政府的许可,英国军舰有合法在长江中行驶执行和平使命的权力。前首相丘吉尔则宣称要求派航空母舰到远东"实行武力报复"。

  也有议员指出:在解放军强渡长江的军事行动前派军舰在长江内行驶,显然容易激起正在待命渡江的解放军的愤怒。有议员事后批评说:如果一艘亲纳粹国家的军舰在诺曼底登陆日驶入英吉利海峡,我们难道不应该把它打得粉碎吗……。

  英国的报刊对“一些英舰介入共军的渡江”表示指责,质问政府:“‘紫石英’号这时驶往南京,难道绝对必要吗?”

  4月23日,英驻南京使馆游德,这位后来担任过驻华大使的三等秘书,自告奋勇,前往浦口,试图同解放军接洽。但由于浦口无解放军高级指挥机关,游德未能找到受理此事的人。

  客观地说,英国官方对英舰“长江事件”的反应是很复杂的。最初只是公布了“紫石英”号被“敌对”的炮火击伤,甚至连炮弹来自长江的哪一边都搞不清楚。

  英国国会议员、海军中将泰勒在下院辩论“长江事件”时说:“你不能走到那些已经摆脱腐朽和帝国主义枷锁而正在奋勇前进的人们面前说:……我们将派遣一个使者与你们建立联系,他将会通知你,我们要你们做什么。”

  英国下院关于“长江事件”的辩论非常激烈,很多有影响的议员对首相艾德礼曾声明的“英国军舰有合法权利开进长江执行和平使命”,进行了反驳;对丘吉尔要英国政府“派一两艘航空母舰到中国海去……执行报复”的狂言,和对国防大臣亚历山大关于英舰留在南京有利于供应、无线电通讯和护侨等诡辩,展开了争辩。

  反对党领袖麦克米伦指出:英国军舰在中国内河航行的权利,已为年的条约所废除;议员罗伯茨批评英政府几个月前“曾给国民党好些军舰,这些军舰无疑要被用于内战”。他追溯历史背景说:“一百多年来,英国军舰常常卷入中国事件中,英国的军舰在中国的领水向中国人作战,到处激起中国人的愤恨。”

  维也特议员说:“过去由于中国缺乏团结,我们又有武器上的优势,所以一艘炮舰就能在不小的地区内把中国人吓得手足无措,但现在已不能这样了。”

  由于议员党派背景不同,观点的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但总的来说,多数的意见是批评政府缺乏远见,指责不该把军舰留在长江。

  路透社4月21日发自纽约的综合报道称:共军在扬子江炮轰4艘英国军舰,在美引起轰动。美权威人士对英海军伤亡之惨重感到震惊。所有的纽约报纸均以最大号字体发表这一新闻。

  法国报纸均在头版予以报道。

  瑞士报纸都用通栏标题登载这一消息……

  就连一位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官员听到“紫石英”号事件后,都连说了三个“愚”字:人家打仗时你把军舰开进去,是第一愚;受了伤又要派军舰去增援,和中世纪英国人在刚果河上打土著人一样,是第二愚;救不出,有吃有喝就留在那里好了,而又要逃跑,是第三愚。

  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对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中可能出现的外国军舰或军队,主要是美国可能干涉的情况高度警惕,并且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可是,当时最担心的美国军舰并没有出现,却与闯入前线的英国军舰发生冲突。最初中共中央军委认为英舰无意阻拦解放军渡江,致电指示渡江战役总前委:只要不妨碍渡江作战亦不要攻击。甚至明确表示可予以营救之便利。在与伦敦号发生炮战后态度有了变化,新华社发表了毛主席亲自起草的《抗议英舰暴行》的社论,指责“英帝国主义的海军竟敢如此横行无忌和国民党反动派勾结在一起,向中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挑衅,闯入人民解放军防区发炮攻击,英帝国主义必须担负全部责任。”第二天,毛主席又指出:“对紫石英号的方针,必须英方承认不经人民解放军同意擅自侵入中国内河是错误的这一点,才能释放,否则决不能释放。”

  4月30日,毛主席针对英国首相艾徳礼关于英国军舰有权进入中国长江的谬论和丘吉尔要求派航空母舰前来报复的狂妄言论,毛主席又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起草了声明。在这个声明里,表明了中国人民不怕任何威胁、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严正立场,并且表明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对外政策。声明全文如下:

  “我们斥责战争贩子丘吉尔的狂妄声明。四月二十六日,丘吉尔在英国下院,要求英国政府派两艘航空母舰去远东,“实行武力的报复”。丘吉尔先生,你“报复”什么?英国的军舰和国民党的军舰一道,闯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防区,并向人民解放军开炮,致使人民解放军的忠勇战士伤亡二百五十二人之多。英国人跑进中国境内做出这样大的犯罪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有理由要求英国政府承认错误,并执行道歉和赔偿。难道你们今后应当做的不是这些,反而是开动军队到中国来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报复”吗?艾德礼首相的话也是错误的。他说英国有权开动军舰进入中国的长江。长江是中国的内河,你们英国人有什么权利将军舰开进来?没有这种权利。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必须保卫,绝对不允许外国政府来侵犯。艾德礼说:人民解放军“准备让英舰紫石英号开往南京,但要有一个条件,就是该舰要协助人民解放军渡江”。艾德礼是在撒谎,人民解放军并没有允许紫石英号开往南京。人民解放军不希望任何外国武装力量帮助渡江,或做任何别的什么事情。相反,人民解放军要求英国、美国、法国在长江黄浦江和在中国其他各处的军舰、军用飞机、陆战队等项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不要帮助中国人民的敌人打内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直到现在还没有同任何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愿意保护从事正常业务的在华外国侨民。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愿意考虑同各外国建立外交关系,这种关系必须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首先是不能帮助国民党反动派。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和人民政府不愿意接受任何外国政府所给予的任何带威胁性的行动。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关系,并且把它在中国的武装力量撤回去。艾德礼埋怨中国共产党因为没有同外国建立外交关系而不愿意同外国政府的旧外交人员国民党承认的领事发生关系,这种埋怨是没有理由的。过去数年内,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政府是帮助国民党反对我们的,难道艾德礼先生也忘记了?被击沉不久的重庆号重巡洋舰是什么国家赠给国民党的,艾德礼先生难道也不知道吗?”

  这是在年鸦片战争后第一位中国领袖第一次义正词严的向横行于中国各大内河、湖海一百多年历史的列强发出主人的声音!

  曾几何时,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有长江航行权的专款:"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除镇江一年后立口通商外,……准将自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船出进货物通商之区。"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列强对中国内河航权的攫夺更加漫无限制。据中日《马关条约》第六款规定,外船在长江航线上的航行已由主流扩展到支流。

  年《中缅条约》附款专条规定:梧州、三水开作通商口岸,并将江门、甘竹滩、肇庆府及德庆州城外四处,开为停泊上下客商货物之口,按照长江停泊口岸章程办理。

  年,帝国主义列强又通过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再次扩大已有的内河以及内港航行权。

  ……

  曾几何时,英美法等列强的军舰在中国的内河横行霸道,想撞就撞、想打就打,无人敢管直至今天,那是何等的威风凛凛啊!

  这就是一个弱国、一个殖民地的中国的悲惨命运!

  在伴侣号的的救援行动失败之后,英国政府就开始了外交上的交涉活动。

  被困的“紫石英”号官兵供应短缺,英方十分焦急,希望早日与中共高层直接会谈,但由于双方没有外交关系,中方不承认英方外交人员的身份。英方通过各种渠道与解放军高层接触,均未成功。对于英方来说,当时英方外交人员的处境相当尴尬,从法律上来说,英国政府的外交人员是派驻“中华民国”的,与当时尚未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并无什么关系。而对于当时正在北平忙于进行解放长江以南的广大国土和建立一个新政权的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共中央来说,在外交上贯彻的是一种“一面倒”即以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盟友和“另起炉灶”即各资本主义国家凡是与国民党政府有外交关系的,在与我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之前,我方并不予以承认的政策。按照毛主席自己的话说:“我们是愿意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但是从来敌视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决不能很快地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只要一天他们不改变敌视的态度,我们就一天不给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合法地位。”毛主席在涉及到国家主权时这种寸土不让的精神真是令人感佩。按照这个原则,不论是英国驻南京大使史蒂文逊还是驻北平总领事包士顿,实际上都不具备与我方进行交涉的合法身份,而只是单纯的外国侨民而已。此外,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尚未解放,而中共中央则住在上千公里以外的北平,英国大使馆与驻北平总领事馆事实上在两个敌对势力的控制范围之内,在战争条件下要建立一条有效的外交通道几乎是不可能的。鉴于这种尴尬的处境,骄傲的约翰牛,也不得不放下身段。4月20日,就在紫石英号遭到炮击后不久,英国驻北平总领事包士敦受南京大使馆的委托开始了最初的外交努力。在与我方外事人员未果的情况下,包士敦只得以一名英国侨民的身份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写了一封信,要求“……颁发最紧迫之命令致扬子江之贵方部队,以保证三艘军舰之安全”。事实上,这封信函很快便递交到了朱德的手里,并且在22日转呈毛主席。但是,因为当时中共与英国之间的特殊关系,我方显然无法将这些内容通知包士敦。接信后,毛主席以中央军委的名义立即致电渡江战役总前委,指示:“……只要其不向我开炮及不妨碍我渡江,我亦不要攻击他们”,从这封电报我们可以看出,此时,毛主席的态度已经比刚接到粟裕、张震的电报时要和缓得多谨慎得多,实际上已经暂时默许了英舰在长江的存在,已经给予英舰最充分的安全保证。但是,此时已经是4月22日,最激烈的炮战已经结束了一天。就这第三次也是规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炮战而言,从表面上来看,是由于一名解放军的炮手的一次偶然射击引起的偶然事件,但这偶然中却隐藏着绝对的必然性。因为就在这一天夜里,我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就要在这里渡过长江,很显然,这时出现在战区的两艘看来对我方并没有什么善意的外国军舰,虽然其具体意图不明,但也不可能不被视为是对我渡江部队的威胁,我前线炮兵部队坚决予以驱逐是理所当然的。即使没有梁学成的主动炮击,这场炮战也决计无法避免。从毛主席21日发往渡江战役总前委的电报,我们也可以看出,此时,在对英方的意图尚不摸底的情况下,我前线部队确实有权自行决定是否开火。到包士敦的信转交到毛泽东手中,我方对于英国人的意图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毛主席才在22日发出了第二封电报,默认了英舰的存在。在这里,我们不能不认为,造成第三次炮战和以后双方僵持不下的对立局面的人,就是英国皇家海军远东舰队副司令梅登海军中将。在已经获知英国外交当局正在与中共方面进行紧锣密鼓的交涉的消息后,梅登中将理应考虑到外交交涉不可能会马上见效,即使中方同意了英方的要求,也总需要几天时间进行考虑和通知前线部队,再怎样快,交涉也决不可能会在4月21日及事发仅一天后就产生效果;同时,中方也停止了对紫石英号的炮击,等上两三天,等待中方的答复再作定夺也并不会加剧紫石英号的困境。如果梅登中将谨慎一点的话,这场炮战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就梅登中将本人来说,就如前面所说,他恐怕根本就没有把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力量和抵抗外来干涉势力的决心放在眼里,英国人在外交上和军事上都犯了过于小看中国共产党人和过于自以为是的错误。中英双方此次交锋,英国彻底失败。

  年4月27日凌晨,康矛召收到了中央军委的电报指示。在这封电报中,毛主席和中共中央并不想为“紫石英”号的滞留问题花费太多精力,对第三野战军作了如下指示:为创造和谈气氛,早日解决问题,以利日后中英友好,对“紫石英”号只采取监视措施,不准缴其武装、集中其人员、断其燃料,要协助其医治伤员,供给其生活用品。

  根据“紫石英”号代理舰长克仁斯的回忆,年5月2日下午,炮三团政治部宣传股股长戴国良带着两名战士,乘坐舢板登上了“紫石英”号,同舰长克仁斯进行了简短的会谈。戴国良向克仁斯转达来自南京刘伯承将军的信函,信函中表示,只要“紫石英”号待在原地不移动,他可以保证“紫石英”号的安全。克仁斯非常高兴这次会谈的结果,当晚,他就把谈判的结果电告了梅登。

  在这次谈判中,克仁斯还向戴国良提出了请解放军帮助购买蔬菜的问题。三天后的5月5日下午,一名当地商人,用小船载着65磅马铃薯靠上了“紫石英”号。这名商人名叫倪金才,他还给卡伦斯顺便带来了一封写给船上华工的信,邀请他们参加在镇江警备司令部举办的免费招待会。

  5月7日,解放军三野八兵团政治委员袁仲贤主持会议,讨论紫石英号事件的经过及其应对措施,会议认为,英舰未经我允许擅自侵入长江并首先开炮向我方出击,使我伤亡人,完全是非法的,应负全部责任;英方必须向我道歉并保证今后不得再引发此等事件;我军保留要求赔偿的权利;“紫石英号”不得移动,否则即视为仍未停止敌视行动,我即炮击,该责任全由对方负责。会议为接下来的双方谈判做了准备。

  5月18日解放军镇江前线指挥部派遣炮兵3团政委康矛召作为双方正式谈判的代表。5月24日,原英国驻华大使馆海军副武官、后任紫石英号舰长的克仁斯少校带着英国远东舰队总司令布特朗要求谈判。解放军代表袁仲贤指出:“英国军舰侵犯中国内河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阵地,这显然是一种侵略行为,这是中国人民所不能原谅的。”而英方克仁斯则说:“请允我陈述:我无权讨论该事件之责任问题,我可否与袁将军讨论使紫石英舰安全驶离长江问题。”

  在谈判中,英方要求释放“紫石英”号,面对解放军的强烈责问“长江是中国的内河,英国有何权利将军舰大摇大摆的驶入,中国的领土主权绝不允许外国的入侵,英国惟有道歉赔偿中方的损失”,解放军开出两个条件,第一要英方承认错误,第二要赔偿损失,这一点涉及大英帝国脸面,从来就很要面子的大英帝国不愿向素有“东亚病夫”之称的中国低头认错,英方代表布朗特只愿承认英方军舰驶入共军前线地带是误会所致,希望中共能予以谅解,谈判毫无进展,双方在许多技术细节上不断纠缠。

  从这谈判记录中可以看出,双方关心的问题完全不同。中方希望英方就原则问题道歉,而英方则避重就轻,希望中方先放走军舰。因此,双方谈判一直僵持没有任何结果。

  6月鉴于解放军向长江以南进军,中共方面不希望在这种谈判中长期僵持,做出了适当的让步,6月20日中共方面建议英方承认未经许可闯入战区的错误,中方可将认定责任与紫石英号放行分开处理。虽然双方磋商有了实质性进展,但英国方面则坚持不认错。至7月11日谈判陷入僵持。

  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谈判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结果,一直到7月底。根据外交部解密档案中记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紫石英”号上的英国官兵曾进行过多次近距离接触。在这里记录了在年5月24日至7月22日期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镇江前线司令部,中方和英方共进行了11次有关“紫石英”号的谈判。

  从谈判记录中可以看出,双方关心的问题完全不同。中方希望英方就原则问题道歉,而英方则避重就轻,希望中方先放走军舰。也正因为此,从5月到7月底的三个月期间,双方谈判一直僵持没有任何结果。

  中方因为掌握主动,显得并不着急,而英方则十分焦急,

  这几个月期间“紫石英”号上船员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从外交部解密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到,毛主席和党中央对此也作了指示:“对‘紫石英’号燃料粮食问题,许其向市上购买;并允许其晚间点灯及派人进城买报纸。”

  在外交部解密档案中有一封“紫石英”号军舰受伤水兵写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的信。写信的英国士兵名叫班纳斯特,在信中他向照顾他的解放军表示了感谢和惜别之情:

  “我要感谢你对我们所表示的好意,以及你们每一位给我们的待遇和关切,使得我们感到如同在家里一样,感到在离开时的难过。在我们与你们共处的短时间中,你和你们的士兵使我们非常快乐,我们还得到了很多朋友。”

  [转信中还写道:“我们但愿你和你们的人民能够有一天来看我们,让我们酬答一部分你们曾对我们表示的好意。我乐于说,我和我的同伴都信仰你和你们的人民所信仰的、为之战斗并获得成功的事业。我希望我的国家也将跟上新中国的步伐。”

  解放军方面谈判代表康矛召撰写回忆录提到:我最高当局介于…我方在政治军事上处于有利地位…我方不必与之纠缠,如紫石英号逃走,我沿江部队可装做不知,不予拦截。7月中旬中共方面同意了紫石英号补充燃料的申请。没有燃料紫石英号无法逃出长江。

  由于双方缺乏直接交流的外交渠道,僵持到7月下旬,中共方面发现英舰在长江口活动,遂改变态度,中央军委命令前线指挥部:此前对紫石英号如逃走不予拦截的命令作废。随着中共态度的强硬,7月28日英国远东舰队司令递交的备忘录也显示了诚意的姿态,并授权紫石英号舰长克仁斯为正式谈判的代表。由于此时间接近紫石英号逃走的时间,所以有人认为英国方面改变姿态是为

  紫石英号逃遁的缓兵之计。

  “紫石英”号事件并非孤立之事情,中国长久以来受到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的欺压,上百年无法翻身,而中共强硬的立场,自始至终都受到中国人民的高度赞扬,连蒋介石都不得不对他的爱将汤恩伯说道:“造反的出身,当真是天不怕地不怕”。

  4月21日晚上8点,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的电报发到了中共中央军委。两个月前党中央刚刚从西柏坡进入北京。在北京的西山,毛主席放下手头的建国要事,认真阅读了中央军委的电报。毛主席的决心很坚定:“这些外舰,也可能是国民党伪装的,不管是真的假的,只要是擅自进入了防区,妨碍我渡江作战的兵舰,均可以炮击!”毛主席在给中央军委的指示电报中,写下这番话的时候,正是在胸中激荡着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豪迈之情,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无论是什么样的敌人,都不可能阻挡中国人民保卫自己主权的决心和勇气。

  尽管此时,离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还有五个多月,但历史已经翻到了新的一页。

  这是建国前后第一起外交事件。它虽然没有圆满解决,但却涌现和锻炼了海军与外交人才。袁仲贤成为新中国第一批被派出国外的将军大使,康矛召也走上外交舞台,最后担任起大使的职责。而支持部下向英舰开炮的第二十三军司令陶勇,成为东海舰队司令员。

  克仁斯接任紫石英号舰长后,一面寄希望于谈判,一方面修复损伤,争取逃出长江水域。7月30日一场台风登陆过后,克仁斯决定利用江水上涨的机会突围。由于“紫石英”号在搁浅时怕解放军俘虏他们,便烧掉了电报密码本,所以以后联系就用明码,每天“紫石英”号都要用明码与流水账式的上司汇报,吃的什么,干了什么。在台风来了之后,用明码请示台风要来了,我该怎么办?上司说:水涨船高,你该知道怎么办,就是在通知他们利用台风水涨船高,实施逃跑。

  当日21时,镇江开往上海的江陵解放号客轮经过紫石英号时,克仁斯为了避免起锚时发出响声,惊动了岸上的解放军,克仁斯命令砍断锚链起航,实施灯火管制,尾随江陵解放号,利用客轮掩护紫石英号突围。紫石英号刚起航就被解放军监视哨发现,位于镇江东南大港附近解放军炮兵接到命令准备拦截,当天没有月光,尽管没有照明设施,解放军炮兵还是辨认出尾随江陵解放号的紫石英号,集中火力轰击。紫石英号为逃避打击,加速赶上江陵解放号,英舰躲在客轮左舷并排行驶,被当作盾牌的江陵解放号中弹起火、下沉。紫石英号虽然一度轮机熄火但最后还是排除故障加速逃出解放军炮兵火力范围。

  22时紫石英号到达江阴要塞时关闭轮机,顺流而下,江阴要塞解放军炮兵缺乏照明观通设备,当解放军发觉并开火时,为时已晚,紫石英号冲过江阴要塞。

  长江在出海口附近由崇明岛南北两侧入海,驻长江南岸上海的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炮兵在24时接到命令严阵以待,但到天明均未发现紫石英号。而紫石英号在7月31日凌晨由崇明岛北侧水道驶出长江口,与接应的英国皇家海军和谐号驱逐舰汇合。

  随着紫石英号逃脱有关事件的谈判也就此结束。紫石英号舰长在舰员大量缺编的情况下指挥军舰逃出长江而获优异服务勋章。

  “紫石英”号逃出长江以后,给英国拍发了这样一份电报:“重返舰队,天佑吾皇。”受到了英雄般的接待,以后一直成为皇家海军得意扬扬吹嘘了多年的一次成功突围。

  然而,英国官方却明确表示,“紫石英”号的逃跑未经政府批准,英国外交部对“紫石英”号擅自行动极为不满。

  紫石英号逃出长江口后,由英国远东舰队的牙买加号、哥萨克号和旗舰贝尔法斯特号护送至当时的殖民地香港。全体舰艇于8月11日抵达维多利亚港,由当时的港督葛量洪迎接。

  紫石英号其中一名水兵因处理"扬子江事件"有功获颁授MBE勋衔,此人就是其后出任英国驻华大使、香港总督的尤德。

  年,紫石英号本色出演电影《紫石英号的故事》,再现了中英长江炮战激烈的一幕,因电影拍摄完后舰体严重受损,不久后退役拆除。

  关于紫石英号逃脱的原因,有人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1、解放军炮兵参战的美制mm榴弹炮只是少数,主力还是日制75mm和mm火炮,无论是射速、射程、弹药威力都无法跟美制mm榴弹炮比,更不用说英国mm舰炮了,而舰炮的火力密度和火力持续性、防护水平也是解放军的岸炮无法相比的,解放军火炮基本没有穿甲弹,对英国军舰的装甲缺乏威胁;

  2、解放军的伤亡大部分是步兵,主要是因为解放军的火炮阵地设在江堤上,且伪装良好,英国军舰在炮战中没有发现解放军的火炮阵地,仅凭弹道判断解放军火炮架设在江堤后,于是主要打击江堤后方,对江堤后集结准备渡江的解放军步兵部队造成重大杀伤;

  3、解放军渡江后曾派一个步兵排登上搁浅的"紫石英"号进行监视,但是该排缺乏基本的军舰常识,没有控制电讯室、轮机舱、驾驶舱等要害部位,且没有保持高度警惕,英国人决定逃走后,袭击该排,将该排解除武装后关押,逃出长江口后把该排赶到一条渔船上放回。

  解放初期,刚刚转入海军的陶勇将军,多次对部下讲起过这段经历。他颇有感触地说,当时我们不懂海军舰艇的特点,也不熟悉国际信号,派了一名不懂英文的排长,率领一个加强排登上了“紫石英”号,去看押这一大型“战利品”。殊不知,应该封闭其航海室、雷达室、无线电室、弹药库、炮塔、武器装备,让它失去航行操纵能力、机动能力、射击能力,我们的战士仅牢记“一切缴获要归公”,站在甲板上等待上级来接收这艘兵舰。结果,这个步兵排全部被解除武装,反倒成了俘虏的俘虏。最后,被“紫石英”号胁迫一艘民船遣送回来。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4、"紫石英"号逃走过程中被解放军巡逻炮艇发现,该炮艇只有小口径火炮,无法对"紫石英"号造成威胁,"紫石英"号加速逃走,解放军炮兵部队开火拦截,"紫石英"号强行在"江陵解放"号客轮左舷并排行驶,以"江陵解放"号客轮为掩护,炮战中,江陵解放号客轮没有表明身份,反而关闭灯光试图躲避,"江陵解放"号与"紫石英"号侧影叠加在一起,被解放军炮兵炮火击中,很快起火沉没,炮战结束后在解放军向上级汇报时称"江陵解放"号被紫石英号撞沉。第三野战军随即将此说法上报中共中央军委。后来向客轮上被救起的幸存者调查,发现报告有误,再于8月2日发电更正,此时新华社已于8月1日宣布紫石英号撞沉江陵解放号。为此事周恩来严厉批评了第三野战军方面。

  5、在接近江阴要塞时,"紫石英"号轮机熄火严格灯火管制顺江而下,解放军炮兵阵地因台风水涨正移往高处,江阴要塞也没有发现英舰。该舰因故障在天生港附近停泊修理约2小时。7月31日凌晨利用江水上涨,避开封锁崇明岛南侧航道的第三野战军炮兵,经崇明岛北侧水道以22节高速逃脱,并撞沉民船多只,并导致多名平民伤亡。

  整个事件对于双方都是意料之外的偶发事件。尽管英国军舰在敏感时刻开进长江战区主观上对解放军并没有敌意,但是在大规模战役发起之前,并不友好的一方派军舰闯入战区前线,多少带点挑衅的味道。关键是英国海军的指挥官先入为主地认为解放军不敢主动向其开火。而且在前次冲突尚未展开交涉就接连派军舰前往救援,从而引发更大的冲突。

  紫石英号事件中、英双方均采取了比较克制态度。英国方面甚至没有提出抗议。中共方面也在紫石英号受困于其控制区长达三个月的时间内没有解除该舰武装或登舰俘虏舰员,还提供了某些便利,甚至在紫石英号逃走前一度有任其逃走的态度。最后双方会谈没有进展原因是双方差距较大,英国不愿意示弱,不愿意就"错误进入"认错。

  紫石英号事件发生后中共方面就指示部队注意避免与外国军舰发生新的冲突。英、美等国停泊在上海的军舰也在解放军进军上海的过程中相继撤离。紫石英号事件最大的影响是舰炮政策自年以来在中国的终结。西方国家军舰结束了随意进入中国内河的历史。

  按照"日不落帝国"的传统,如此引发的争端最终必然是全面战争。不过最终结果却是英国进行了退让。这证明真理确实是在大炮的射程范围内的。

  炮击“紫石英”号结束了由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启用的帝国主义对中国延续一百多年的“炮舰政策”。回头再看可以说是一场偶发事件,完全由于英国人的蛮横和粗暴,才导致事件不断升级。看到有些文章说因为“紫石英”事件,中英关系交恶云云。然而事实上,可谓不打不相识,年1月5日,英国就宣布承认年10月1日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中国法律上之政府,在西方国家中是第一个。

  但因为英国继续同台湾国民党集团“保持实际上的联系”,双方直到年才正式建交。为自身在华的利益出发,在国民党封锁上海期间,英国政府还派出人员协助解放军对长江口航道进行扫雷。解放初,由于国民党封锁中国沿海之际,大量的英国籍商船许多只是挂英国旗参与了对中国物资的运输,并受到国民党的抢掠和炮击,为此英国政府多次派出舰队为英籍商船护航,并与国民党军队发生炮战冲突,由此可见,紫石英事件并未给两国政府造成隔阂,反而进一步增进了双方的沟通。只能说是毛主席领导和建立的新生的中共政权用自己的硬气赢得了西方老牌列强的尊重。

  中国大陆长年称英舰先开火,在进入年代以后逐渐承认中方先开火。

  事件中,四艘舰船上共有3人荣获优异服务勋章,1人荣获大英帝国勋章,4人荣获优异服务十字勋章,7人荣获优异服务奖章,还有一人荣获优异飞行十字勋章。

  紫石英号事件中有一只名为"西蒙"的猫获得了勋章,西蒙是一只黑白相间的猫,年紫石英号在香港停靠补给时被船员带上船。因为可以保护舰上的粮食免受老鼠的祸害,西蒙成为舰上的吉祥物。年4月20日的炮战中西蒙受伤,紫石英被困在长江期间,舰上老鼠成灾,西蒙康复后在舰上抓老鼠,鼓舞了舰员的士气。

  紫石英号逃脱后经过舰长克仁斯的推荐被授予迪金奖章,迪金奖章是英国的玛丽亚·迪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设立的,用于授予英国军队中的动物在战场上的出色行为。西蒙成为第一只也是唯一一只获得该奖章的猫。年11月紫石英返回英国后,西蒙死去,下葬在一处宠物公墓。授予西蒙的迪金奖章被人收藏,年以英镑的价格被一家电影公司收购收藏。

  紫石英事件中,除了部分紫石英号的死亡官兵因军舰受困于长江而进行海葬仪式外,有23名阵亡舰员,紫石英号1名、伴侣号10、伦敦号12名,下葬在上海的虹桥公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阵亡官兵家属多年来一直希望有机会来上海扫墓。年,时隔56年,番禺绿地迎来了第一批紫石英号事件中阵亡官兵的凭吊者。

  年英国皇家海军"拳师"号护卫舰访问上海时,曾在长江中撒下花环以纪念紫石英号事件中阵亡者。

  中国关于紫石英号的一般记述为:狼狈的逃出长江。而英国方面,尤其是紫石英号逃脱之后发电"已在吴淞附近重返舰队,天佑我王",则被视为英勇之举。紫石英号年退役以后,年在英国拍摄电影《扬子江事件》中作为道具舰,但在拍摄爆炸场面的过程中受到严重损伤,不得不终止拍摄,年被解体。

  而曾几何时,蒋介石国民党更是通过与美国签订一系列的条约,不仅仅的是内河,更将整个中华民国的天空、海洋、内河、湖泊及铁路、航运……,甚至军队、警察、海关权利,完完全全的出卖给美国,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的殖民地!

  这次毛主席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炮击英国军舰——紫石英号事件,是中国与西方列强关系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任何外国船只再也不敢自行在中国内河、湖海航行了!

  外国军舰彻底绝迹于中国内河、湖泊、港湾了!

  百年国耻,一百多年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和在中国各地林立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国中之国的租借”以及洋人的大兵肆意横行在中国的大街小巷的历史,真正在年,由毛主席、及毛主席领导的的共产党、人民解放军的大炮声中予以废除、终结了!

  也正是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一年以后,收回了蒋介石出卖给苏联的中国中长铁路、大连旅顺港及整个东北的权益。

  也正是毛主席领导的新中国,一年后,在年以来中国第一次踏出自己的国门,在朝鲜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教训了曾经导致中华民族百年耻辱的“八国联军”的“后裔”,终止了蒋介石的中华民国成为美国的地地道道的海外殖民地的历史!

  从此,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

  紫石英号事件,它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也让很多对中国共产党还不怎么了解的人们和国家知道了中国共产党的态度,那就是在国家利益问题上,寸步不让!而且以后看我们对外交往史也看的出来,无论是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还是对印和对越边境冲突,还是坚决回击赫鲁晓夫的什么联合舰队的建议,还是珍宝岛冲突和以后的中英香港谈判,我方的态度都是一如既往的强硬,哪怕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因为我们已经忍让了太久、也被欺负了太久了,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底线是绝不能被触碰的,那就是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人格不容践踏!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医院
中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luna.com/ylcx/1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