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将于年起停止销售汽油和柴油汽车来减轻空气污染,到年,行驶在英国道路上的汽车将全部实现零排放。」7月27日,英国环境大臣迈克尔·戈夫宣布了这一决定。但早在这之前,这个看似残忍的「禁售燃油车计划」已经在很多国家正式宣布,最早的是挪威和荷兰设定的最后期限很近是年,接着是美国、德国、印度年,最后英国和法国是年。而近期更是有传闻说中国也即将要宣布这一具体时间点,燃油车禁售时间的逐一公布,像一个「死亡期限」一样无疑是给汽车厂商带来了巨大的压迫感,因为从年的数据来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仅占市场份额的0.86%,甚至不足1%,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严峻而又残忍的现实。从另一角度看,国际能源署IEA估计,至年时,全球将需要6亿部新能源汽车。但去年年全球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概只有万辆左右,这也意味着这十几年内,这是一个在凶猛增长的巨大市场,汽车行业的技术转型还需要再快一些。从迟疑到坚定的汽车公司当然,政策只是从激励的角度来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电动汽车则是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中最靠谱的且被验证能快速落地的,所以这让很多原本有所迟疑的汽车厂商也开始布局电动汽车。丰田公司董事长藤本彦也曾质疑「随着法律法规在中国和美国等地生效,汽车制造商别无选择,只能推出电动汽车。丰田也不例外,但是对于纯电动汽车现在的技术而言,续航、充电速度等,我们对此持怀疑态度。」这也正是丰田混动技术全球领先,却迟迟不推出电动汽车的顾虑所在,丰田正在等待电池技术的「突破」。但从另一边来看,挡不住的是Tesla引领的电动汽车的革命,Tesla证明了用现有的成熟的电池技术依旧能够打造体验非常好的电动汽车,更显而易见的是特斯拉的股价在不断创新高,现在已经达到美元,市值超过亿美元,甚至比亿美元的通用和亿美元的福特都要高,这让很多汽车公司边妒忌边行动起来。所以从两个极端来看,几乎所有的汽车公司都开始有所行动,对于这些曾今的主导全球汽车市场的「帝国」主人来说,他们正面临这类似手机产业的「iPhone时刻」,反击战终于要打响了。传统老牌车厂开始发力了,宝马已经发布了i系列电动车,而奔驰不久前也发布了纯电动车子品牌「EQ」和纯电动SUVGenerationEQ概念车,大众I.D.系列也是去年提出的全新电动车发展战略,奥迪也依靠着混动的e-tron培养技术,计划在年推出三款纯电动汽车。「对标」Tesla,让你挑花眼首先是这个保时捷年推出的MissionE电动跑车的概念版本,如今其量产版本也将于年底上市,公里加速时间在3.5秒以内。续航里程超过km,采用和特斯拉一样的双电机、四轮驱动的模式,售价预计80,~90,美元。保时捷中国主席兼CEOFranzJung透露MissionE在中国出售主要的竞争对手是特斯拉。在洛杉矶车展前夕捷豹路虎发布了他们的首款SUV电动汽车——捷豹I-PACE,近期也是在法兰克福车展展出了量产版车型,I-PACE即将在明年上市,这款SUV更像是对标ModelX,从参数上看也许更好理解。续航里程公里(EPA)或公里(欧洲NEDC),双电机组合可输出马力的动力,加速至公里/时仅需4秒。这辆有着「英伦」血统的SUV却更像一辆跑车。而作为早已经推出i系列的宝马来说,高端的BMWi8和相对平价的BMWi3电动车早已经帮助宝马探寻市场的喜好,在最近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宝马发布了一款定位于i3和i8之间的四门纯电动概念车型宝马iVisionDynamics。续航km、百公里加速4s、最高速度km/h,同时轴距mm,和Model3几乎相同,而这样的参数不得不让人怀疑就是为了对标特斯拉Model3。当然,对标Tesla的汽车远不止这些,甚至其中还有很多电动汽车创业公司,例如对标ModelS的年开始量产的LucidAir,还有曾打造「全球最快电动汽车」的蔚来即将量产的ES8堪称平价版本的ModelX,雪佛兰Bolt、小鹏汽车也都正在虎视眈眈的盯着Model3的市场。所以注定,未来的市场不再是一家独大,Tesla也不是哪个唯一的选择,面对这样的「大围剿」,Tesla如何依旧保持自己的竞争力?Tesla的反击战虽说可供选择的电动汽车品牌越来愈多,当Tesla不是唯一选择时,那些百年历史的汽车公司可能更能卖出自己的情怀,但Tesla的优势也同样明显。首先,Tesla拥有着全球最大的锂电池工厂命「Gigafactory」,这不仅能够帮助Tesla实现在年之前销售达到50万台的目标,还能保证Tesla未来降低电动汽车成本,扩大盈利空间的「战略位置」不动摇。手握关键部件的核心供应链,这才能在未来拥有更具话语权的定价能力,面对未来的围剿,Tesla能让自己时刻保持一个非常好的「性价比」,类似于大疆的降价策略,相信也会把对手打个措手不及。另一方面,据悉Model3的利润率非常之低,成为一款优先量产又走量的车型,除了先发优势,这还能让Tesla形成更好的规模优势。而这样的规模优势对生产制造、智能OTA升级,甚至是自动驾驶都有好处。举例来说,在OTA方面,特斯拉是真正「玩转」OTA的第一家汽车公司。从年应用以来,特斯拉已经使用OTA进行了应用程序、地图、灯光、语音、空气悬架升高等在内的多处更新,并且实现了Autopilote在内的驾驶辅助功能的升级。虽然这已经成为新兴汽车创业公司的必备以外,有些传统车场的步伐依旧很慢,甚至通用才宣布要在年以前推出能进行空中升级(OTA)的信息娱乐系统。自动驾驶能力就更不用多说了,年就想要率先完成自动驾驶的ElonMusk除了为自动驾驶的测试落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还开辟了一条特殊的实现路径——先搭载硬件,再通过软件来升级让汽车实现自动驾驶。最后就是Tesla将依靠自己率先布局的多品类来面对围剿,除了现有的ModelS、X、3之外,10月26号即将发布的TeslaSemi大型卡车,之后Tesla还有一系列的密集发布,基于Model3平台打造的ModelY被称作「平价版ModelX」,甚至Tesla还会在之后研发小型电动皮卡。总之,未来电动汽车选择会有很多,Tesla虽然拥有先发优势,但他也同样面对着未知的挑战,而面对这样的「帝国反击战」,Tesla也要更快一点才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luna.com/ylqc/660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