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著名白癜风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最近的英国脱欧可谓一帆风顺,特利莎梅领导的现执政党——保守党,在英国各地进行的地方选举中大占上风,其在各地议会中的议员席位数量比上次选举增加了多席。

--前路艰难,被索巨额分手费;提前大选,获取财权谈脱欧--

这是英国保守党近40年以来,在地方选举中最大的一次胜利,为6月8日英国提前进行大选打赢了漂亮的前哨战。

特丽莎梅领导的保守党之所以要提前进行大选,其实就是为了改变目前在议会中的力量对比。

目前英国议会由上院和下院组成,上院是所谓贵族院——彻头彻尾的“贵族之地”,不经选举产生,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兴贵族等所谓贵族组成,共名议员,任期没有限制。

英国上院大致相当于是荣誉养老院,其权利被不断地削弱,如:年英国《议会法》规定:“公共法案如经平民院(下院)连续二个会议通过,虽经贵族院的否决,也可成为法律”——这使得有关法律即使被上院否决,也只能拖延一年,第二年在下院的第二次会议上通过后还是会生效。

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首相可以把公共事务、文艺、科学、企业家、军人、工会官僚等各阶层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提请英王封为终身贵族,以取得男爵的封号,进入上院。

很多东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可以认为上院是英国资产阶级夺取政权过程中与封建地主阶段的一种妥协;也可以认为上院贵族制度是人类的一种劣根性——潜意识中都愿意高人一等——这才是所谓贵族称号的吸引力,以及英国上院在反复多次的取消呼声中仍能够保留至今的根本原因。

英国下院则手握立法权、财政权和政府监督权这关键的三个权力。因此,英国政府的政策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下院,特别是国家财政预算中的收支、税务、国家基金使用、国债发行等重大财政政策权力,都归下院所专有。

目前,英国要为脱离欧盟付出多少分手费还是未定之数,但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已经放风——那会是一大笔钱,而英国贸易大臣则反驳称这种想法实在是“太不靠谱”。

现在欧盟和英国还处在正式有毒有相互测试对方底线的阶段,欧盟让奥地利总理跳出来首先发难,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英国应该为脱欧支付亿欧元的分手费。

欧盟委员会已经给出了好几种计算方法,从最高的亿,到最低的亿欧元,应有尽有。

所以,为了应对与欧盟委员会之间艰难的讨价还价,英国现政府必须在财政权上取得议会的坚定支持。保守党为此做出了明智的选择——提前举行议会大选。年5月3日,按照英国的政治体制,特丽莎梅觐见了英国女王,之后英国女王宣布议会正式解散,提前开始大选,时间定于6月8日。

在年的选举之后,执政党保守党大约取得了个席位,而对手反对党工党拥有约个席位,实力比较接近。只有在提前举行的大选中取得多数议员席位,英国执政的保守党才能在后续的脱欧进程中,保持英国内部的强有力统一领导能力。

--何须付出?未尽义务当须履;一团乱麻,众说纷纭难定剖--

那么,为什么英国脱欧需要交出一大笔费用呢?脱离不就脱离了吗?怎么还要付费呢?比如在餐厅吃饭,我吃了一半提前走人难道还要为此付费?否则就不让走?

原来,在欧盟看来,虽然在餐厅吃饭,吃了一半提前走人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你还没有为所点的饭菜付清所有费用,那可就必须要付完剩余的费用,才允许离开。

这所谓的剩余费用就是“按照欧盟规定,成员国必须履行的义务”。比如:会员费。

欧盟如同国家一样,有跨多个自然年度的账务预算期,类似于中国的“五年计划”。按照原来欧盟的财务预算期,是到年才告一段落,所以欧盟要求英国必须继续履行完这段时间里的会员费。

按照成立的初衷,欧盟成员国需要上交会员费,这些会员费汇集在一起形成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各成员国的农业发展、贫困地区援助、科教文基金、欧盟整体对外援助,以及欧盟机构本身的行政开支——就是中国所谓的行政事业费——反腐之前使用最乱的经费之一。

会员费不是大家平摊——这对弱国不公平,也负担不起。所以目前欧盟的规定是成员国每年要向欧盟缴交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左右资金,作为会员费——这下大家明白英国为什么想退会了吧。

而德、法、西、意等国之所以一肚子怨气,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在欧盟成员国中,他们的GDP体量比较大,所以要交更多的会员费。

按照欧盟现在的说法,英国如果退了会,年前的原先财务预算中就出现了一大块资金缺口,这不应该让现有其他成员国分摊补交,而应该是由英国继续填上这个窟窿。

甚至,据英国《金融时报》估算,除了会员费这个最基本费用外,其他各种各样的义务,加上之前英国作为成员国做出的共同承诺,估计有可能英国需要交高达亿欧元的分手费。而欧洲改革中心则估算大概在亿欧元,牛津研究院则认为应该是亿欧元左右。英国上院的一份研究报告则认为,最多不超过亿欧元,就足够填补因英国离去出现的账务窟窿。

所以啊,到底要交多少钱,谁也说不清,完全是一团乱麻,没法细算。

如果真的细算,已经有智库给英国人出了主意——英国可以要求分家——就是除了尽未尽义务交分手费之外,英国也有权对于欧盟集体资产声索分一块带走。而欧盟的集体资产,据该智库估算,也约有1多亿欧元。

如果这样一扯,那就更加扯不清了。

--回报太少,英国收益竟成负;原因尤深,政治利害才是谋--

那么为什么英国一定要坚持脱欧呢——即使是要付出一笔不菲的分手费也在所不惜?按照上文的分析,即使按照最少的方案——英国上院研究提出的——也要多亿欧元啊。

原来,在英国看来,留在欧盟,在经济上损失更多。如果买期货流血平仓,买股票忍痛割肉一般,还不如早走早轻松。

下图是英国近年来在欧盟中的付出与回报曲线图。

上图中,蓝色的是英国的付出,红色的是英国得到的经济回报,有关数据表明,年英国的付出约为亿英磅,而得到的回报约为49亿英磅。两者一合算,最终英国的收益约为负80亿英磅。

而且从图上黑色的曲线可以看出,英国的负收益从年以来总体逐年上升,在年达到最高的负亿英磅左右,、15两年略有下降,但仍然居高不下。

所以,从经济上看,从英国于年正式加入欧盟的前身——欧共体——以来,英国的收益几乎一直是负值,特别是从年以来,这种经济上的负收益逐步加大,已经开始到了英国无法忍受的地步了。

不过,这只是表面原因。如上所述,以前英国也在经济回报上为负,那为什么不退出呢?当年为了加入欧共体,英国可费了老劲了。

年和年英国两次申请加入欧共体,两次都被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否决。年戴高乐刚一辞职,欧共体六国这些目光短浅的家伙,就开始和英国谈判,最终英国在年1月达成协议,年1月正式加入欧共体。

由此可见,伟人就是伟人,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当年,戴高乐和毛主席惺惺相惜,在戴高乐任上,法国坚决退出了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研制和发展了独立的核武器力量,所谓的“戴高乐主义”,主要目标就是要努力在苏美两个超级大国控制下的国际舞台上,争当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角色。

戴高乐原本计划于年底访华,并计划将“与毛主席的会见”作为自己回忆录的最后一章,还准备附上他与毛主席会见时的照片。可是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最终没能实现这个愿望。为此,北京天安门广场、新华门前和外交部三处降半旗致哀,这是中国首次给予一位外国元首如此礼遇。毛泽东在给戴高乐的夫人的唁电中说,戴高乐是“反法西斯侵略和维护法兰西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主席对其评价真是恰如其分、十分精辟,说出了本质。

可见,当初像戴高乐这样有远见卓识的人,早已意识到英国加入欧洲大家庭后所起的“搅屎棍”负面作用;同时,英国加入欧洲又相当于帮助美国楔入一个极为有力的钢钉,所以才坚决否定了此事。

笔者曾经在之前的欧洲游记中写道:夸张点说,现代法国,自戴高乐之后,可以说法国已死。

话说回来,通过上述的分析,大家应该就很容易看出:过去几十年,虽然几乎一直是在经济上负回报,但英国却一直赖在欧洲大家庭中不走,其背后更深的原因是——英国能够获取更大的政治利益。

如前所述,英国可以在欧盟和美国之间左右逢缘,既帮助美国控制和影响欧盟的重大决策,又可借欧盟的虎皮行自己不方便行之事,在政治上可谓好处占尽。那点经济上的负回报与之相比,就等于是花小钱挣得大利益,所以根本就不是事。

--瞻望前景,欧盟统一终画饼;出手果决,英伦结果可借筹--

所以,谈分手费,既是欧盟要求英国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欧盟对英国的惩罚。按照欧盟官员的说法——这是为了公平——欧盟不是你想进,说进就能进;也不是你想离开,想离就能离开。

虽然钱的缺口也重要,但欧盟要以此给后续的其他国家树一个样子,后面的谁谁,也想走吗?好吧,照英国的样子来,交巨额分手费吧。

不过,瞻望欧盟未来30年的前景,笔者认为,前25年还会努力维持一体化——这个对中国有利,所以中国会大力支持;但后5年的欧盟,最终会随着德国的强大、法国的离心,而分崩离析成几块——那个时候,对中国也有利,中国到时候也会大力支持滴。

为什么这么说呢?就像物体的运动,现在欧盟这辆车还在向前走,但反对一体化的阻力已经接近甚至大于推动力,如果用牛顿第二定律来参考的话,其运动的加速度已经趋于0甚至是负值。由于惯性,欧盟还会保持着之前向一体化方向行进的速度,但在负加速度作用下,其速度会越来越慢,最终会停滞不前,再之后,就是反向运动——向着欧盟解体的方向。

以笔者预测,如果一切正常,不出现突发重大事件的话,其反向的转折点就在25年之后的年前后开始反向并逐渐解体,到30年之后的年左右基本完成新的政治构架。

此前笔者一直所提出的“一个框架、两根主线”国际政治经济架构,将会在运行30年之后,在这个时间点的前后,到达需要改变的时机,至于未来还会变成什么样,已经不是我们需要且能够关心的了。

不过,从英国此次脱欧的过程看,英国政坛高层势力酝酿已久,在行动时十分果断决然。此前包括带头加入亚投行,声称与中国建立所谓“黄金十年”,都是精心的铺垫和准备。

此次提前启动大选,又可以从中看出英国政客的老谋深算,所以说,英国脱欧的进程,很值得我们借鉴、参考和用来作为筹划我们自己战略的参考标杆。

在未来进一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luna.com/yllg/653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