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往事远去的旧记忆

从前城里人出大东门数里,才至东山,东山人进城,亦非易事,自民国后,现代交通事业逐渐兴盛,入城交通亦渐入佳境了。

年4月落成开通的广州市东山电话分所

“东山电话分所”石匾为当时刚任广州市市长的程天固所题

直到20世纪50年代,东山居民凡住市中心(如财厅前、太平南、上下九一带)的探亲访友、办事消费,均一律称作入城。

如须入城,则大多数人的“指定动作”则是坐大车无疑。所谓大车者,公共汽车也。

须知无轨电车乃迟至60年代才在五羊城出现,当时亦无“公交车”这一说法。

民国时期公共汽车——“加拿大”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汽油紧缺,几乎所有大车均是烧木炭的,木炭炉或如一个小型锅炉背在车身后面,或置于车厢内部之后右方。

当时的大车全部改装自美、日、德等国制造的卡车,车身则在东华东路梅花港的装配厂设计生产。

最初全为木壳车厢,涂装为上白下绿。这种车就是“挂炉”式的木炭车。

用木炭作燃料的木炭车

50年代中期开始有了铁皮车厢,涂装为上白下红或者上咖下绿。

这时炭炉始置于车内了。这样司机伯伯就在途中加装木炭时不必外出,免去目晒雨淋之苦了。

木壳车和铁皮车尚有一个不同之处,即是前者的座椅为木制,即硬座;后者则用人造革蒙面的弹簧椅,是为软座。

上世纪30年代的广州客运汽车

年是大车现代化序幕拉开之年。

首批从匈牙利进口的原装公共汽车率先投入三号线服务,从东山开往荔湾。

这种车以柴油为原料,利用压缩空气自动开门,转向指示器已不再是手动的指示标,而是从车厢前面两侧自动扬起一个小箭头,不断在九十度范围内来往摆动,特别清晰夺目。

其余不同之处是喇叭声如小汽车一样悦耳,不再是先前那种司机手按皮球的土制小喇叭,又刺耳又难听。

上世纪20年代的广州北京路,已有公交车在行驶

最重要的区别还是引擎从外置变成内置,这样司机的视野不受任何阻挡,能更好地看清路面状况,减少交通事故。

但弊病就是车厢内油味太重,空气质量变差,噪声与震动都颇大,令乘客有点不适。

此外座椅全部软席,车上除开合式(横向)窗户外还有弧形天窗,乘客除可浏览街景,又可欣赏蓝天白云。两种窗户均装有布帘,阳光过猛时可用以遮挡。

可惜由于当时布匹短缺,窗帘破烂以后不再更换,只是用油漆涂上天窗,大违设计师的初心了。

年市营汽车

年广州又从英国进口了一批原装公共汽车,与当时香港岛行驶的单层巴士一模一样,一如既往,也是投放于三号线来往东山、荔湾。

而匈牙利的伊卡路斯牌公共汽车则转往一路线行驶,从东山开往黄沙。

英国车的发动机既不安装在车厢前方外部,也不内置于车厢,而是折中地安设在司机座位的左侧,与驾驶室隔离,这样就避免了匈牙利进口车的上述缺点。

英国车座椅十分华贵漂亮,用丝绒蒙面,无异于小型沙发。只是广州夏天时气温与英伦大异,没有冷气开放的条件下坐丝绒沙发并非享受。

车门分两种,一种是自动开闭,另外一种是铁闸,须售票员人工操作。如遇狂风暴雨,则车厢内难免有雨水进入,祸及靠门的乘客。

60年代匈牙利产依卡路斯车型模型

到了年,广交会的展品—北京及上海两地利用长春一汽解放牌载重汽车的发动机及底盘改装制成的新型公共汽车在闭会后移交广州公共汽车公司。

安排在二路线行驶,从东山开往如意坊。二路线,它的行驶路线曾变了又变,解放初期二路车到东山后先径直开上梅花村,然后调头回来转入署前路总站。

后来不走中山一路那段了到年时又一度将总站搬迁至达道路与广平路会合处,即在中行别业前面。

二路车东行时经庙前直街、烟墩路、保安前街右转进入达道路总站;

西行时则走达道路、美华路,过桥经省委大院,再经新河浦路、龟岗大马路后恢复原线行驶。

但不知何故,数月后,东山总站又搬回署前路,另设二号辅线行驶上述的延伸线路,但好景不长,辅线亦告撤销。

50年代广州中山五路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广州公共交通迎来了大发展。

广州开始自身装配大量国产巴士,包括拖卡车、半挂车、通道车等载客量大的车型,行经东山的公共汽车线路亦有所增加。

如从梅花村开往大沙头的十八路车,从东风路开往流花桥火车站的三十路车,以及从越秀南开往沙河的十路车。

开往黄埔的三十路车,还有途经东山中山路、农林下路的二十二路车、十六号车等。

无轨电车亦从年开始营运,总站设于农林下路,分别有一路车开往体育馆,二路车开往文化公园。

60年代广州无轨电车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广州的出租小汽车服务仍有,主要是应付交易会外宾,但平时亦服务市民。

东山署前路50年代初尚有私营的士公司。公私合营后市出租汽车公司在白云路设有营业点,车型分甲、乙、丙三种(豪华车、普通车、小型车)。

那时候没有计费器,是按里程器读数收费。

有所谓基价,然后每公里再加收。基价约一两元,公里价好像是15元/公里(甲种车)1。2元/公里(乙种车)及09元/公里(丙种车)。

摄于50年代广州某汽车维修厂

当时的甲种车有日产皇冠、乙种车有波兰小华沙,丙种车有英国奥斯汀等。

说实话当时那些计程车仅为小众服务,多数人是坐不起的。

即使小众人士,亦往往只是接送新娘、接送病人、接送贵宾前往车站码头、机场时才会租车,并非如同今日普罗大众皆可随手招停并且无须精打细算即成为出租车的座上客。

年广州生产第一批越秀牌钢架铁车厢大客车也是华南地区第一批钢架公共汽车

20世纪50至70年代的升斗市民、老弱病残者尚有一个选择便是三轮车。

三轮车胜在全天候服务,风雨无阻,收费合理,服务人性化,深受老一辈的欢迎。

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人力三轮车全面被机动三轮车(市民戏称其为“三脚鸡”)及微型汽车取代。

东山口署前路便设有机动车三轮车站,提供便捷服务。

“三脚鸡”

东山的铁路服务也是值得一提的。

那时候有市郊列车从广九火车站(白云路)开出,有北线往江村等地,有东线往黄埔蟹山。

当时在华工、华农、华师等高校读书的学生,很多都是从东山梅花村站上火车,至石牌车站下车,以解决他们的通勤之需。

广九火车站

水路交通也是不应遗忘的。

东湖挖掘之前,东山居民如欲前往河南康乐园(中山大学)或珠江泳场(前称青年泳场),甚至去二沙岛,均可在合群路崩口塘乘一小舢板(可坐八人左右)前往。

人力双桨,咿咿呀呀,顺风顺水,平平稳稳遇大船经过则被波浪抛上抛下。

那种放慢节奏的生活情调,贴近自然的出行模式,承袭传统的怀旧乐趣,对于今时今日的东山人来讲,恐怕是千金难求的奢侈品了。

广州珠江旧景

到了21世纪,东山已开通数条地铁线,方便快捷,四通八达,入城交通已经锦上添花了。

除了入城交通,东山的火车站及轮船客运码头还是通往全国各地及珠江水系沿途的重要始发与到达港。

所以说东山四通八达,乃实至名归。

东山口地铁站更多信息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luna.com/yllg/653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