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上班,国庆档电影混战也接近尾声。

大局已定,除《羞羞的铁拳》(目前已为14.5亿)一骑绝尘,其他几部电影的票房,均不算理想。

“战狼上天”的《空天猎》,收入连后者零头都不到。处女作大卖十亿的大鹏新作《缝纫机》,目前仅进账2.5亿;分别是近年最佳的王晶、成龙作品,《追龙》与《英伦对决》,其成绩也几乎是“近年最差”。

截止10月8日(数据来源:猫眼票房)

发生了什么?

中国电影的潜力这么快就见底?

Sir没那么悲观。

但我们不能忽视,中国观众对电影的选择,越来越理智了。

前几天,有毒饭问Sir,大鹏的《缝纫机》综合质量明显比《煎饼侠》高,为什么票房反而缩水了不止一半呢?

Sir是这么想——

《缝纫机》现在的票房肯定“不合理”,但主创应该也知道,一部分偏见是因为上次《煎饼侠》留下的,所以,这结果也合理。

那句毒鸡汤怎么说来的,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价格。

于中国电影,是时候成长了。

故此,尽管每部电影Sir都评过,但今天仍想邀请Sir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位影评人

梅雪风老师,为我们复盘国庆档“五驾马车”的打法与成色。

中国电影进步在哪?不足又在哪?

比起一味地鼓掌或唱衰,Sir一直相信,中国电影(乃至各行各业),最稀缺的,是中立,冷静的声音。

梅雪风

Sir电影独家专稿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今年国庆档虽然只有五部电影,倒也是扑鼻满眼的中国特色,基本上就是三个金光灿灿的大标语:喜剧、理想,与爱国主义。

这三者虽然泾渭分明,但在我们的电影里却也水乳交融。

我们明显能感到《羞羞的铁拳》对于人性并不持一种温暖的态度,但它还是要用理想的失落和寻找来中和电影骨子里的冷漠。

大鹏的《缝纫机乐队》虽然恨不能将理想纹在额头,但它也情不自禁甩出成吨段子,似乎害怕观众会被吓走,他要严肃地讨论一个东西却又惧怕这种严肃没有市场,于是严肃的理想成为一个好看的姿势。

李晨的《空天猎》主打爱国主义,但他同样不敢真正拍出牺牲的沉重,只能将它置换为男孩的显摆和英雄梦,一些无伤大雅的小调情和小得瑟。

这三部电影在严肃与轻浮之间相当摇摆,似乎两手都要抓、骑着墙才能满足它们安全感或者说贪欲。

反而是两位香港的老创作者王晶与成龙拍出了些新意思。

王晶的《追龙》一反他之前无底线的敷衍,或多或少拍出了一个豪雄的气概与唏嘘。

而成龙则自愿演出了一个他从影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人物,政治斗争的波谲云诡在这部电影里有着精准的显影。

从上至下:《追龙》《英伦对决》

中国电影市场是个诱惑太多的引力场,身处其中就可能不得不变得浮躁虚荣。但要出好作品,还必须得从容、坚决一些,你永远不要想二者得兼两全其美。

真实的理想,永远不会像国庆档这样欢笑热闹,都伴随着无人搭理的郁闷,和无人知晓却血肉模糊的放弃。

《空天猎》

《空天猎》,男孩意淫的珍品。

它基本上不涉及任何有点质感的情感和道德议题,它只与那些爆炸、天空追逐,还有能否得到美女的垂青有关。

它有关爱国主义,但里面的爱国主义是完全靠讲出来的。

有两场高仿自好莱坞的演讲戏,在音乐的渲染下,乍看也像模像样,但在好莱坞电影里,这种煽动性大抵来自于背水一战的勇敢与悲壮,而在这部电影里,倒更像是一种土豪赤祼祼的对武力的炫耀。

这就是我们身为军人的职责与荣耀

这一本质区别,是这部电影的这种场面,无法摆脱一种僵硬的政治宣教意味的原因,也是这部电影既束手束脚又失控的原因。

既要表现敌人的凶残,因为这样才能表现我方的英勇,但这种凶残又不能制造出真正的悲剧,因为这将让我方的胜利沾上瑕疵,这也是为啥我方人质并没有受到什么真正非人待遇的原因,接连几次的处死,都化险为夷。

别人可能会问,那开始中国人不是也被杀了么?是的,那是中国介入前,这时是意外事件,但一旦中国介入这个事件,再有人员大规模死亡就是中国政府的失职。

另一致命问题是敌我双方的武力对比,为了显示我国的强大,我们的装备必然精良,我们的战士必然聪明勇敢,但这样一场正义力量严重高于邪恶力量的较量,是不可能有真正的悲壮感的。

反而是我军的战机向没有任何制空力量的敌人射击时,你会有种以大欺小的不忍感,即使你心如磐石,也会有种隐隐的怪异感——为啥我蓄谋已久的感动没有如约到来。

我们的国家不得不如此优秀,但一部电影又必须要有挫折,那就只能是意外情况,所以整部电影遇到的真正挫折,也就是他们没有预料到敌军有两部雷达和导弹,但最后也没造成什么真正的损失,只是王千源变成了熊猫眼而已。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眼睛

这种意识上的局限让这部电影不可能有真正的戏剧冲突和人性挣扎,于是就只有在场面上亢奋地显摆。

那种战机在空中格斗,在云雾中穿梭的镜头,都有一种耍杂技般的炫技感,这种充斥着网游趣味的画面,当然够动感,但由于缺少真实的质感,所以它呈现的惊险感也呈现指数级打折。

影片的优点,在于它节奏还算不错,虽然毫无营养,但也不叽叽歪歪,一路狂奔到底,让人感受不到那种停下来时剧情单薄的惊人尴尬。

《羞羞的铁拳》

首先必须得赞赏的是它在题材上的微创新,虽然男女身体互换是个老梗,但它把这个和拳击片杂糅,倒也有了些新的意思。

其实拍得最好的也是这个部分,如果我们忽略主演艾伦那个一块腹肌的非拳击身材,最后他与肯及吴良的两场打斗,无论是动作场景本身还是其中的情绪节奏,在国内来说,都是一流的。

但问题是它太缺乏感情了,或者说它为了喜剧效果可以牺牲一切东西。

比如沈腾所扮演的角色,除了搞笑,他与男女主人公并没有任何情感上的联系。这么重要的一个角色,也只是一个纯功能性的作用,就说明主创对于人物情感的漠视。

说实话,开心麻花的喜剧底色是相当讽剌的,它对大团圆的主流结局其实相当排斥,所以他们励志的故事架构与那些黑色冷酷的细节其实是油与水极其不相容,但基于商业诉求,他们又不得不迎合那种主流趣味。

还是得举周星驰电影的例子,这部《羞羞的铁拳》明显借鉴了周星驰的《破坏之王》,最明显的就是上山学艺那段。

在《破坏之王》中,周星驰饰演的何金银学的是无敌风火轮,还有最后的魔鬼训练,这些情节虽然搞笑,但其中也有很强的隐喻,这其中所包含的不顾一切和死缠烂打,与何金银原本的懦弱形成鲜明的对照,这两个搞笑的细节与主题血脉相连,它们是男主角走出自身局限获得新生的别致表达。

而在《羞羞的铁拳》里,马小的学拳显然不具备这种巧思。《破坏之王》在形式和内容,搞笑和动人之间都有着高度的协同效应,而《羞羞的铁拳》也就是搞笑而已。

从上至下:《破坏之王》《羞羞的铁拳》

无论是艾迪生想重新找回失去的自尊,还是马小想要通过打赢吴良来驱散被欺骗的痛苦,都拍得过于浮皮潦草。

如果是要拍出前者,就必须拍出艾迪生前面自甘堕落时骨子里的绝望与失意,但这部影片显然没有。

而如果要让马小失恋的痛苦变得真实,也必须在前面仔细铺陈出马小对吴良感情的真挚,而这个部分电影连一点儿时间都不想付出。

这部电影真正敏感的是,人性的丑态。

比如刁副主任听到马小要跟他做爱时疯狂地做俯卧撑,比如马小小时候字正腔圆绘声绘声地讲述自己怎么检举自己的爸爸,比如沈腾怎么提前准备好师兄的遗照。

而对于真实动人的情感表达,它只会借鉴《破坏之王》里的粗俗表达:

“我家的床又大又舒服。”

《破坏之王》

《缝纫机乐队》

如果说《羞羞的铁拳》的问题是情感过于寡淡,那么《缝纫机乐队》的问题则是——

情绪过于充沛。

或者说导演大鹏把情怀当成了护身符与万能钥匙,以至我们看到的是一群神情亢奋高喊着理想的面目模糊的人。

在这里就必须要提那部同样讲述开演唱会的电影《欢乐好声音》,那虽然是部动画电影,却有着更为生动和丰润的人性。

里面的猪妈妈怎样从繁琐的日常生活中挣脱出来,小猩猩怎样由黑社会变成歌手,小象怎样驱散胆怯获得勇敢……每个角色都有着细腻动人的心路历程和清晰的行动线。

而在这部电影里,无论摇滚老炮、钢琴少女,还是叛逆女贝斯手,都只有一个简单的背景,除了被理想驱动参加了乐队之外,他们也未必遇到真实的心理与外部危机,这让他们的豪迈也只是个唬人的姿势。

从上至下:《欢乐好声音》《缝纫机乐队》

说到影片里的核心角色胡亮与程宫,我们也看不到他们与阻止他们理想的敌人交战的真正过程,无论是当地政府还是开发商。基本上政府没有出现,也没有给剧情施加任何压力,而开发商拿出钱,就把程宫搞定了。

这种过于简单的设定让影片的剧力非常弱。

影片反而对于洋饰演土鳖富二代所制造的麻烦大肆渲染,这种偏离剧情主线的杂耍几乎让它沦为一场闹剧。

至于一帮人唱着最为通俗的流行歌曲,却自诩为摇滚,这和这部电影认为只要不停地说出摇滚二字就是理想一样轻浮。

《追龙》

如果说《缝纫机乐队》一直在旁枝末节的段子上纠缠的话,那么《追龙》——

全是主线,旁枝近乎于无。

跛豪的一生,在王晶的镜头下,被强悍而精简地讲述。好处是够迭宕够激烈,简而言之,这是一部全是高潮的电影,每一场戏都在激烈的冲突中,难得的是,王晶无论是影像和台词都少了以往的廉价与轻浮,而有了某种沉实的质感。

特别是跛豪在九龙城寨营救雷洛的那场戏,拍出了那种命悬一线的紧张、近乎野兽的狂暴,那种让人近乎窒息的剧力和影像力量是王晶电影中少见的。

但整部电影全是这样的重场戏,而缺少对人物更细腻的描绘,这让跛豪的发迹与最后的失败,缺少某种内在的联系,于是整部电影看起来更像个黑社会大佬的传奇故事集,而少了一种更通透的命运感。

现在的电影,将所有的原因都归结于香港廉政公署的成立,显然有简单化问题的嫌疑。而王晶本人也更多地将跛豪塑造成了一个悲情英雄,他身上的草莽、骄横与冷血的那一面被极大弱化,这也让整个人物的丰富度大打折扣。

反观之前麦当雄主导的那部《跛豪》,这部《追龙》还是太文静了。

说到底,王晶还是格局太小,他无法拍出人与这个时代互动,人与自己内心的争战,也没拍出小人物艰难求存的无奈,天不遂人愿的绝望,所以也就无法拍出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悲怆感。

《英伦对决》

成龙电影序列中最特别的电影之一,与他主演尔冬升导演的《新宿事件》有一拼。

一个参加过越战的伦敦餐馆小老板因女儿被恐怖分子炸死,走上了类似《秋菊打官司》这样的上访之路,而这个过程,又与北爱尔兰政治问题的黑幕纠缠在一起。

成龙在这部电影中做出了他从影以来最大的改变——

除了外形上刻意扮老,最大的变化是他角色在道德上的争议性,他为了给女儿报仇,做出了与恐怖主义无异的行为,这种道德上的模糊性在成龙电影中是相当少见的。

但在这部影片中真正出彩的是皮尔斯·布鲁斯南所饰演的北爱政客,他与恐怖分子不清不楚,亦与英国政府暗通曲款,他与情妇在外偷情,但情妇亦是恐怖组织的眼线,而他的妻子既与侄儿有染,也与恐怖活动有关。

人性的复杂,政治的幽暗与残酷,在这个人物上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但这也是这部电影尴尬的地方,由于皮尔斯·布鲁斯南的角色过分丰满,反射出成龙角色的单薄,而布鲁斯南身上的夺目的戏剧性让整个重心产生偏移,成龙这个角色又与这种戏剧性没有什么联系。

这让成龙反而成了一块厚重的赘肉,让人产生了这最好变成两部电影的错觉。

当然,必须得承认,这是整个国庆档最成熟的一部——

它镜头语言的沉着,让它的几部国内竞争对手显得像几个躁动不安的杀马特,而它对复杂线索从容的把握、对于政治黑幕抽丝剥茧般的揭示,则显出了它格局的宏大。

而这也是现在中国最为缺乏的,所有的电影,都如同网文一样,充斥着一种不加节制的粉饰或者批判,语不惊人死不休已被奉为整个内容行业的铁律,于是稳重、微妙成了濒危物种,而对于观众的轻视和过分顺从,则导致了深度和格局的消失。

是的,对观众的轻视与过分顺从是两位一体的——

因为轻视,而觉得不必与观众交心,于是就像喂猪一样,只管量大味重,不顾营养。而顺从本身也就是一种轻慢,因为它假定创作者与观众之间不存在沟通的可能。

但这部好莱坞风范的政治惊悚片,则再次提醒我们,不必一惊一乍,也不必哗众取宠。

老实而得体去讲述一个故事,仍然能够动人心魄剧力千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梅雪风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病哪家好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luna.com/yljg/31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