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光阴如梭。明年三月,是我出国留学英国满20周年的日子。这段在英国学习的经历,是父母赠予我的一笔丰厚的人生财富。它让我能以更宽容、开放的心胸去对待周边的人和事。

老同学胡医生希望我把此经历写下来。一开始确实很纠结,一是怕别人看了说我在炫耀,其次是写作文一直是我的痛点,从英国回来后,基本就没写过文章。在胡医生的再三鼓励和怂恿下,我打算试一下.记录下那时的心路历程,重温一下这段青春岁月。十几年没动笔了,生疏的不行,只能想到哪写到哪吧!

留学背景

国内的大学几年,人变的独立了,思想变的成熟了,我最大的心病--体重也有了大幅的减轻(从小学到高中,体重冠军的宝位没人能抢走过)。唯一不变的是英语成绩,总是稳居各学科的倒数第一。对英语课的爱恨情仇是从初中开始的,只要英语老师说第二天要抽背,就有莫名的恐惧感。

毕业后,以我的口语与听力水平,连亲爹都不敢把我弄进厂里的外贸部。说实话那时觉得自己还小,还不想工作。为了日后能去老爹工厂负责外贸,只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而年的杭州,英语培训机构少之又少。最好的方法是出国留学,但公派出国是没这个天资与实力的,只能自掏腰包了。那时的出国留学市场也没有现在这样成熟,只能靠自己摸着石子过河。

当初选择英国,是因为厂里有个上海来的张工程师,他的妹妹全家移民在英国。老爹就觉得有熟人在那儿,如果有个急事也叫唤的应。那时办护照程序相当复杂,而且我的户口还在学校,没有被统一发配回来。经过一个暑假的杭州、萧山、上海三地乱窜,才把资料递进了上海的领事馆。第一次签证,信心满满,但华丽丽的被拒了。面试的签证官女士说我一个21岁的小姑娘,出去了就肯定要赖在英国了,有移民倾向。后来得知,这位女士是上海领馆出了名的”杀手”,在她手里,能逃过一劫的是少之又少。后来经人指点,6个月一到就又开始了第二次签证之路,在补了三次资料后,终于拿到了签证。

出发

拿到签证离开学之日已经很近了,就马不停蹄的订票、打包,没有时间考虑其他。直到了临行前一天,才有了些许的紧张与不安,这毕竟是我第一次远行,也是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家人把我送到杭州笕桥机场,我一个人灰溜溜的上了飞机。记得那时只有北京有直飞伦敦的航班,为了配合老爹选的黄道吉日与学校的报到日,在北京转机需要呆二天。刚好大学同学王跃华在那儿工作,王老板热情的接待了我,还带我去了长城。北京三月的风沙吹的我啊泪眼婆娑。

3月28日,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正式踏上了飞往英伦的班机。也记不清是哪家航空公司了,记得旁边坐着个金发碧眼的美女,她一路好睡。而可怜的我,这10多个小时中,两眼睁了一路(这成了我接下来10年出国旅程中的常态)。时间呀,你能不能快点走……!位置前面的安全手册、杂志被我翻了个遍,当然英文居多,我只能看看图片。眼看快到伦敦了,飞机却遇到了连续的气流。上下、左右摇晃,我一个刚坐飞机的菜鸟,吓得手心直冒冷汗,脑中各种不好的画面接二连三的蹦了出来。在20来分钟的连续颠簸后,气流终于结束了。看着机舱里的气氛活跃起来,飞机在夕阳余晖中终于降落在了希思罗机场。

进关时结结巴巴的回答了移民官的一些问题,也许他看到我是去读语言学校的,而且这所学校的信誉比较好,就放我顺利的进关。见到了久闻其声的张阿姨跟彭叔叔,在异国他乡见到亲人,那激动与暖意,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们亲自将我交给了从学校来接我的司机。话别后,我踏上了去往学校的路途。

从伦敦到SAFFRONWALDEN小镇,行程需2个半小时。开出机场,人极度疲惫,本来想要打个盹,瞄着车外,天越来越黑,路越来越小,车外的景色越来越荒凉。我的老天呀,不会把我拉到山沟沟里去吧?中年司机递给我一罐饮料,当时虽然很口渴,但联想着电视剧里的一些镜头,哪还敢喝呀。一直紧盯着窗外的路,除了偶然逃窜过的一些野兔,基本是没碰到车与行人。

在忐忑不安中,终于到了学校,一幢有多年历史的建筑印入眼帘。前台的工作人员笑盈盈的跟我确认了个人信息,带我熟悉了一下餐厅的位置,告诉我早上8点半去会合(当时听不懂RECEPTION这个单词,第二天一早就闹了个乌龙),然后就把我送到了宿舍休息。

语言学校

此行的目的唯有学好英语,BELL学校当时有8个校区,我选的是FULLTIME的课程。为了对的起付出的这么多的毛爷爷,我选择了远离市区的小镇--离剑桥约40分钟车程的SAFFRONWALDEN,主要这个校区有最全的课程,最完善的设施。小镇风光秀丽,民风朴实,生活便利。入学第一天,学校就给我们进行测试,按英语水平进行了分班。也有了11个来自日本、韩国的同学。班上大都是大学毕业来学语言的,年龄也大体相仿,学习的目的性也很明确:为了找工作时多点选择。同学之间的相处就单纯多了。一节课下来,发现英语水平都是同样的烂,自信心也开始倍增。这个阶段,说要比听强,毕竟哑巴英语已经学习好多年,还是有一定的词汇量的。

学校每二周一小考,可以随着自己英语的提高而不断的换班、升级。学习语言要打破自我,学会与人交流。学校也为我们创造各种机会去接触英国人的日常生活,去感觉当地的人文,创造机会让我们开口说话。说实话,语言学校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每个周末,都会组织我们出去,如伦敦、剑桥及单程3个小时之内的各种小镇,你只要去前台报个名,周末就可以免费的跟着出去浪了。每个月也会组织我们去伦敦看音乐剧,我也跟着去看了。《猫》、《悲惨世界》、《歌剧魅影》、《西贡小姐》、《芝加哥哥》、《狮子王》,这些经典剧比较大众化,也符合我乡下人的口味。曾经也跟着一群日本小MM,想高大上一回,装一回优雅,去看了芭蕾舞剧-《胡桃夹子》,差点在里面睡着……唉!碰到大的节假日,学校会组织远程旅游,如去爱丁堡,利物浦,曼城等,这就得自掏腰包。每周五晚上的舞会雷打不动的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在那里群魔乱舞。我受不了那震耳欲聋的音乐,其次是自己四肢不协调,怕扭出东北大秧歌的味道,丢国人的脸,也就很少去凑热闹。

丰富的学校生活,也抵不住夜深人静时思念家人。想家,就像一杯浓浓的茶,苦涩中透着多少分淡雅;想家,就像萨克斯的声调,深远悠久……尤其头一个月,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语言沟通上的不便,跟家人打电话成了最幸福的时光。周末去伦敦,最主要的任务是去唐人街买电话卡。那段时间,爸爸他老人家也为移动通话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校里的老师都是英国本地人,随着英语级别的差异,我也换了好多老师。记忆最深的是一个英国老头,叫JOHN,白白胡子,和蔼的笑容,活脱脱是一个圣诞老人的瘦身版。他讲话的时候,人一耸一耸的。听说他家人有一点政治背景,给我们争取了一次去英国下议院参观的机会,就是我们常在电视里看到的两个党派在那里互相吐槽,甚至吵架的地儿。那时的我对此毫不了解,坐在那里,只觉得空间相当的局促,感受不到两党争锋相对时的激烈唇战。

暑假来临,为了吸引欧洲学生,课程全变成了为期二个星期的短期课程。SAFRRONWALDEN校区里人一下子多了,感觉有点闹腾。为了避开人流,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牛津分校。这辈子是没有机会去牛津大学学习了,但也得圆一个在牛津城读书的梦想。牛津校区没有宿舍,只有走读,住英国人家里。

二周后,我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参加了ADVENTURECOURSE,说到底就是各种户外活动。第一次尝试了骑马,高尔夫球(当时没控制好力,左肩都是淤青),棒球,湖区探险,等等。这个班大多数是16-18岁的欧洲学生,还有三个亚洲大齡青年,我就是其中一个。不过3个星期折腾下来,口语进展飞速。学习语言,不仅仅是要独自埋头苦读,更需要是多说,多练。

语言学校的6个多月很快就一晃而过了,AMY也进入了CANTERBURY大学。去她那里过周末,CANTERBURY大学没有围墙的校园,自由并自律的学习生活跟我脑海中的大学重叠了!回来就改变主意,想在英国读个硕士。跟JOHN交流了此想法,他给了我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帮我修改个人简历,给我模拟面试,也帮我写了推荐信。

要想进英国的大学,雅思成了必需品,6.5分是最低配置。于是先报了一次试试水,成绩出来是5.5分,差距蛮大的。BeLL的大而全还体现在有专门的雅思培训课程。第二年春天,我又搬往了NORWICH分校,在那里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营训练。也在那里碰到了新朋友YU,一个爽气大方的山西女孩(待后详述)。两个同样吨位的战友,互帮互助,相互鼓励,最终双双拿到了理想的分数,进入大学的第一张通行证到手了。回到了SAFFRONWALDEN,为了配合大学的学习,我选择了大学的FOUNDATION课.这样对于专业的术语提前做个了解。

住老外家里

在英国的二年多的学习生涯中,语言学校阶段,除了最初的2个星期外,我一直选择住在英国人家里,前后与四户家庭相伴。SAFRRONWALDEN校区有宿舍或者住英国人家里的选择,只要提前一周向学校申请就可以,并对自己的喜好做登记。我也不敢提太多要求,不能有猫是我的唯一要求(从小到大,对猫就是不待见,那阴深深的眼睛,凄凉的叫声,让人全身不舒服)。学校效率很高,三天后就提供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家庭。通过比较,我选择了离学校走路约15分钟的一个单身女人家庭,里面已经住了一个泰国女孩,这样也有个伴。

这个女主人金发碧眼,总会亲切的唤你HONEY。早、晚饭在住家解决,每天做的东西也都有所差异。我对吃不是很挑,只要管饱就行。那时最常上桌的是一种半成品鸡块,再用烤箱烤一下,外焦里嫩,口感不错,我跟泰国小妞都挺爱吃。有次泰国女孩的妈妈来探访,看到我们在吃这个鸡肉,她悄悄的告诉我们,这个东西是垃圾食品,但我们照吃不误。(两年后,我去了鸡肉加工厂打工,见识了生产过程,从此之后,对这个鸡肉敬而远之了)。主人家有一条大黄狗,它能自由的在主人床上打滚、睡觉。有时也会进我的房间,毫不客气的上床躺会儿。我不排斥狗,但上我的床,总觉得有点恶心。

按学校的要求,我们的衣服由主人帮我们清洗,一个星期洗一次。有次看到她把我的衣服跟抹布一起扔进洗衣机,我石化了……我提出自己动手洗,但她不让(说这是她的义务)。从学校回住家走近路要经过一片小树林,晚上黑不隆冬的,晚饭后我一般会回学校图书馆学习2个小时。一天晚上被一个醉鬼吓着,再也不敢晚上去学校的图书馆了。最终让我搬离这户人家是女主人有一个男朋友,总是半夜三更造访,大家又共用一个卫生间,总是不方便,而且半夜里木楼梯嘎吱嘎吱的声响,有点瘆有慌。在这家住了一个月后,在AMY的鼓励下,我跟学校申请要换住家。

这次对住家的要求里我多了一项:正常的家庭。女主人TERESA家夫妻两人,一个是肉店的PARTTIME售货员,一个是一所私立学校里的全职修理工,有一儿一女。儿子跟我差不多大,住在家里,女儿已经工作,已搬离。这家庭离学校走路约10分钟,而且都是大路,不过他们不提供晚饭,需在学校解决。在见了女主人后,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入住。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中,我为当初的决定而庆幸。

从经济条件来看,这是一家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但能感觉到浓浓的亲情。他们去走亲访友时,会邀请我一起前往;她去溜狗,如果我有时间也会带上我,我们一路聊天,也欣赏一下黄昏的落日;呆在家里的周末,我跟女主人会一起窝在阳光房里看书,聊天;晚上有空闲时,大家会一起看电视,他们为了我,会开启字幕这个功能。两夫妇看电视时喜欢红酒,我喝点白开水(酒精过敏,享受不了)。当然我也恪守着与人相处的原则,尊重对方与对已自律。女主人在做家务时,我也会搭把手,如晒、收衣服,(熨不会),收拾一下厨房(其实就是把吃过的碗放进洗碗机)。

TERESA是个相当善良而且有孝心的人。他们的亲戚对他们夫妻是相当的尊重。夫妇俩把我当成了他们家庭的一员,那颗漂泊的心也找到了港湾做了短暂的停靠。和他们住在一起,他们也给了我很大的自由度。比如我可以随时自己洗衣服,也可以用他们的厨房做简单的中国菜。我的心情是很放松和愉悦的。TERESA夫妇动手能力相当强,在我住的一年多时间中,他们家里一楼的每个房间都陆续装修了,所有的活都是他们夫妻自己干的。夫妻恩爱,互相尊重,这样的氛围也让我很是羡慕!

英国人嫁女儿,酒席都得由女方来操办。TERESA女儿订婚宴的食物,包括订婚蛋糕,也是她自己亲手做的。我也乐在其中,帮着做一些装饰的活。生活就应该是这种状态,不在于富贵,而是怎样把平凡的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后来去读硕士,离他们也远了,但总是定期的通个电话。知道那年圣诞节我不回国,她又热情的邀请我去他们家过圣诞节,让我感觉一下普通英国人的过节氛围。再次坐在我曾经呆过的房间,她特意恢复了我在时的所有的摆设,那种感动无法用语言来表述。在接下来的四天中,我们一起准备圣诞大餐:烤火鸡,做YORKSHIRE布丁,调肉汁……也去了教堂感受过节的气氛。硕士毕业时,TERESA特地请假来学校参加了我的毕业典礼。我们的故事在她5年后搬家失去了联系而结束,有时还会梦到这个善良的家庭。

第三户人家是在牛津读语言时,一对老夫妇。他总共收到三个学生,都是一个学校的,二周时间相当短暂,没有很深的记忆。

第四户人家是在NORWICH分校时,也是一对老夫妇,记忆最深的是男主人的呼噜震耳欲聋。女主人表面上很热情,但在平时话里话外都传递着让我周末不要呆在家里,也就省的她为我准备中餐跟晚餐。我还是相当的识趣的,一到周末就出去学习,也在那时看中了我后来的大学--THEUNVERISTYOFEASTANGLIA。

LinaDONG

赞赏

长按







































中科健康中国重要影响力人物
头部白癜风擦什么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luna.com/yljg/2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