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四十年香江再无李嘉诚格隆汇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408.html 作者:格隆汇·阳光下的魔法师 “风云四十年”系列 -,风云四十年。四十年中,许多中国企业潮起潮落;聚光灯下,风云人物们的命运起起伏伏,他们中有些人留在了史册上,有些人则留在了人们的心里。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格隆汇隆重推出“风云四十年”系列,让我们一起看看四十年来那些商界一线的风云人物们。 题记:“没有你,对我很重要。”——张麻子 6月29日,90岁的李嘉诚在汕头大学届毕业典礼上作了题为《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主题演讲,并宣布他将从汕头大学校董事会名誉主席的位置上卸任,当日许多汕大学子表示,希望李嘉诚将来能“常回家看看”。此情此景,让人不胜唏嘘。 李嘉诚于年前后成为香港商界第一人,从那时起,一直到年5月10日他宣布正式退休,这之间恰好四十年。这四十年中,他踏准了香港经济的每一步节奏,遂成亚洲首富,然而今天,李嘉诚选择远走英伦,这其中是否有什么不得不离去的理由呢? 有关于李嘉诚的文章多如牛毛,但人们对李嘉诚的认知依然是一鳞半爪,难窥全貌。最适合隐藏一片树叶的地方是森林,信息爆炸的年代里,真相很难寻觅。但尽管很难,今天笔者仍然打算做一次尝试,尝试在广袤无垠的信息森林里去寻找关于那片树叶的消息。 1 年7月,李嘉诚生于广东潮州潮安县北门街面线巷。其父李云经是一位读书人,但奈何家道式微,无法入大学读书,只好在莲阳懋德学校做了一名教员。数年后,抗战爆发,潮州沦陷,李家辗转入香港投亲,但李云经却于年冬染恙而逝。 根据网络流传最广的说法,后来的故事是:李嘉诚不到15岁就辍学工作,每天工作16个小时。到了年,22岁的李嘉诚用自己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美元创办长江塑胶厂。年,李嘉诚在英文版《塑胶》杂志上看到意大利某家公司的塑胶花在欧美市场热销的消息,意识到塑胶花也会在香港流行,于是他到意大利考察,回港后率先推出塑胶花,随即成为热销产品,长江塑胶厂从此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界。塑胶花为李嘉诚带来数千万港元的盈利,长江厂成为世界最大的塑胶花生产厂家,李嘉诚则成了“塑胶花大王”。 显然这是一个被加工过的商业童话,其中不实之处相当明显,但这段故事也体现了古老的东方式狡黠。 考虑到年的时代背景,美元的购买力可谓相当惊人。在那个时代,一个身处大陆的精壮劳力每天全负荷工作所得也不过几美分而已,当时的香港虽然相对富裕,但美元的出资额度也会给一户普通人家造成极大的困扰,他们甚至要砸锅卖铁外加举债才能勉强凑到这样一笔钱。即便李嘉诚真的从14岁开始每天工作16小时,并且每天不吃不喝,也不足以让他在22岁就拿出这么大一笔钱来,所以这段故事只是故事而已,大家不要当真。 然而,一位缺乏幽默感的中国经济观察家——英国人史塔威尔在一本题为《亚洲教父:香港、东南亚的金钱和权力》的书中写道: “在香港,亚洲首富李嘉诚总喜欢说自己是教师的儿子,其父年身无分文来到了香港。他的香港长江集团官方网站声称:‘为了扛起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李先生不到15岁就辍学,在一家塑料贸易公司找了份工作,每天工作16小时。年,他的勤奋、谨慎以及追求完美的精神让他有了自己的公司——香港长江实业。’事实上,李嘉诚读过几年书,后来在一个富有的舅舅那里工作,舅舅的家族拥有香港中南钟表有限公司。后来他成为重要的二流大亨,他的事业得以继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因为他娶了老板的女儿。李嘉诚所经营的企业事实上是属于他岳父的,李嘉诚只是进一步发展了企业。据李嘉诚的一位老朋友透露,李嘉诚的岳母也给了他额外的经济支持。” 这位古板的英国人过于较真,一点都不讨人喜欢,但他所陈述的内容大致靠谱。李嘉诚的舅父庄静庵于年来到香港,40年代创立中南钟表公司,年涉足瑞士钟表,并于年取得瑞士乐都表、得其利表的经销权。在那个年代的香港,庄静庵就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在钟表业界享有盛名。60年代,庄静庵的出口业务增长迅速,他兴建了11层高的厂房楼宇,在当时就是富甲一方的成功人士。40年代李嘉诚父子举家来投庄静庵,一家人的生计都靠庄氏维持,所谓“不到15岁就辍学”、“扛起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云云都不过是随口说说罢了。 尽管存在一定的“履历造假”成分,但李嘉诚绝非泛泛之辈。他的起步离不开舅父的助力,但他的成功绝非偶然。他是一位深谙中国文化的商界大师,甚至这段可疑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yingluna.com/ylcx/658262.html
- 上一篇文章: 春节出游,我推荐这八款英伦风女鞋,舒适好搭不累脚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